減肥避免「溜溜球效應」 營養師提5建議 |2023.09.03 語音朗讀 23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成年人中半數體重處於「過重」及「肥胖」區間,營養師表示,剛開始減重時體重容易快速下降,卻也容易反彈,出現「溜溜球效應」。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台灣成年人中半數體重處於「過重」及「肥胖」區間,根據教育部調查顯示,每4名學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如何正確攝取營養、減重成為國民議題,營養師表示,民眾剛開始減重時體重容易快速下降,卻也很容易反彈,出現「溜溜球效應」,可透過正確的減重規畫,並多選擇糙米、地瓜、高蛋白貝果等低熱量密度食物,便可避免體重報復性反彈。體重上的溜溜球效應,是指減肥期間體重來回反彈,並且出現周期性的增加、減少,像是溜溜球一樣的上下來回移動。營養師黃威杰表示,溜溜球效應是常見情況,尤其在減重的民眾身上,很容易在減肥計畫中,出現一開始體重快速下降,但沒隔多久以後,減重後失去的體重馬上又反彈,這個過程周而復始不斷的出現。黃威杰說,溜溜球效應最終可能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不僅會減少肌肉量,還會讓體脂肪隨之上升,導致身體產生負面影響,連帶心理健康也受波及。圖/pexels黃威杰建議,民眾減肥時規畫的飲食和減重計畫時,可參考以下5點建議:1.不過度關注體重變化,專注減少體內脂肪,適度增加肌肉量。2.避免長時間禁食,規律的進食才能避免報復性飲食。3.多吃低熱量密度的食物,例如糙米、地瓜、高蛋白貝果、新鮮蔬菜類,以及其他富含蛋白質食物等。4.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運動,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5.每月追蹤、諮詢,可尋求營養師協助,以確保在對健康無長期影響的前提下,採行持續性的體重管理計畫。圖/freepik減肥是長期抗戰的過程。黃威杰說,飲食控制並不簡單,每一次的體重增加或減少,難免都會影響心情,漸漸的也會提升壓力賀爾蒙,過高的壓力賀爾蒙會導致減肥之路更加困難,甚至增加糖尿病和心臟病等長期健康問題。若能透過正確的健康飲食減重計畫,其實可以大幅減少溜溜球效應出現,也減低心理壓力,並順利改善體態、維持健康。 前一篇文章 國際油價上漲 汽柴油各調漲新台幣0.1元 下一篇文章 美網/唯一英國希望 德雷帕生涯首闖大滿貫16強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3【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4【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05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2025.07.2006【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2025.07.2007【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8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9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10【詩】戀戀古城2025.07.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罷免今投票 藍綠大催票桃前空軍基地05警戒區 試營運美對台關稅 學者估20~25%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高雄專區揭牌國泰金調查:逾6成民眾認 今年高通膨、低經濟成長新北環狀線 擬加密班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