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社會大眾更認識笨港進香傳承百年的信仰內涵,以及歷史典故,文化局歷經多次嚴謹審查機制,於今天正式發表《笨港進香:彰化南瑤宮往笨港進香》專書。圖/文化局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為讓社會大眾更認識笨港進香傳承百年的信仰內涵,以及歷史典故,文化局歷經多次嚴謹審查機制,於今天正式發表《笨港進香:彰化南瑤宮往笨港進香》專書,盼藉此彰顯台灣宗教民俗資產精神,讓信仰文化可以世代相傳。
有「台灣第一進香團」美名的「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不只被彰化縣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也是清朝規模最大的宗教進香活動,媽會組織十分健全,十個媽會影響範圍遍及了彰化、台中、南投等中台灣三地,祭典活動更從清乾隆年間就一直延續至今。
彰化南瑤宮媽祖信仰,甚早獲得學術界關注,早期有中央研究院學者林美容進行深入調查,擁有台灣最大「信仰圈」,信眾廣布,進香行列中的曲館與武館文化,並隨著信仰圈在整個中部地區開枝散葉。
彰化縣登錄民俗文化資產「彰化南瑤媽笨港進香」作為中部地區重要民俗活動,今天發表會除了發表《笨港進香-彰化南瑤宮往笨港進香》專書,立下保存彰化縣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里程碑外,活動開幕也邀請彰化南瑤宮老大媽會的駕前曲館,也是國家指定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團體「梨春園北管樂團」前來演奏,攜手發揚無形文化資產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