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情深故鄉(17-10) 南台灣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3.08.25 語音朗讀 9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堆積秸桿作業 1960年,南台灣一處空曠的土地上,眾人正分工合作將秸桿堆在一處。照片中,人們使用一台機器快速地將秸桿送到積疊的草堆上。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清貧純樸的笑顏 1960年,南台灣。一戶農家的男主人,面對鏡頭露出純樸的笑顏,儘管生活清貧,但有一種簡單的快意。這間農舍的屋頂,也是使用曝晒過後的秸桿鋪搭而成。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農民扛著晒乾的秸桿 1960年,南台灣,幾位農民合作扛起秸桿,走向草垺堆疊處。這些秸桿晒乾後可當作牲畜的飼料與生火時的燃料,物盡其用。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情深故鄉:歲月台灣貳部曲》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800元 有興趣的朋友請洽購新世語文化 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載滿甘蔗的牛車 1960年,南台灣蔗田裡,幾名採收工人在滿載甘蔗的牛車旁整理甘蔗。二戰後,台糖公司從日本的製糖會社接收廠房、設備,並憑藉著台灣長年以來的糖業根基持續發展。而當台灣產糖的優勢不再之後,關閉了大多數的廠房,僅留的糖廠則試圖轉向觀光化、文化保存等方向發展,一些糖廠舊址發展成糖業文化園區,台糖鐵路則轉型為觀光鐵路。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工人品嘗剛採收的甘蔗 1960年,南台灣。蔗田採收,一名工人品嘗著剛採收的甘蔗,神情輕鬆愉快。直接咬嚙去皮是古早時候人們享用甘蔗的方法,甘蔗汁液隨著牙齒咬嚙流出,暢快淋漓。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忙碌的蔗田工人 1960年,南台灣,一名採收工人在蔗田裡整理甘蔗,前方是另一台滿載甘蔗的牛車。因為種植甘蔗需要大面積的土地,這些蔗田多半在遠離大城鎮的地方。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衝天草垺 1960年,南台灣,農民們合作將秸桿堆積在一處。隨著稻米秸桿數量愈來愈多,草垺也堆得愈來愈高,彷彿一座小山,還得使用梯子上下往返。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甘蔗工人笑容滿面 1960年,南台灣,一名採收工人在滿載甘蔗的牛車上整理甘蔗,笑容滿面。這些甘蔗將送上附近的運蔗小火車,隨後再運往製糖工廠。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載滿甘蔗的牛車1960年,南台灣蔗田裡,幾名採收工人在滿載甘蔗的牛車旁整理甘蔗。二戰後,台糖公司從日本的製糖會社接收廠房、設備,並憑藉著台灣長年以來的糖業根基持續發展。而當台灣產糖的優勢不再之後,關閉了大多數的廠房,僅留的糖廠則試圖轉向觀光化、文化保存等方向發展,一些糖廠舊址發展成糖業文化園區,台糖鐵路則轉型為觀光鐵路。清貧純樸的笑顏1960年,南台灣。一戶農家的男主人,面對鏡頭露出純樸的笑顏,儘管生活清貧,但有一種簡單的快意。這間農舍的屋頂,也是使用曝晒過後的秸桿鋪搭而成。工人品嘗剛採收的甘蔗1960年,南台灣。蔗田採收,一名工人品嘗著剛採收的甘蔗,神情輕鬆愉快。直接咬嚙去皮是古早時候人們享用甘蔗的方法,甘蔗汁液隨著牙齒咬嚙流出,暢快淋漓。甘蔗工人笑容滿面1960年,南台灣,一名採收工人在滿載甘蔗的牛車上整理甘蔗,笑容滿面。這些甘蔗將送上附近的運蔗小火車,隨後再運往製糖工廠。忙碌的蔗田工人1960年,南台灣,一名採收工人在蔗田裡整理甘蔗,前方是另一台滿載甘蔗的牛車。因為種植甘蔗需要大面積的土地,這些蔗田多半在遠離大城鎮的地方。堆積秸桿作業1960年,南台灣一處空曠的土地上,眾人正分工合作將秸桿堆在一處。照片中,人們使用一台機器快速地將秸桿送到積疊的草堆上。衝天草垺1960年,南台灣,農民們合作將秸桿堆積在一處。隨著稻米秸桿數量愈來愈多,草垺也堆得愈來愈高,彷彿一座小山,還得使用梯子上下往返。農民扛著晒乾的秸桿1960年,南台灣,幾位農民合作扛起秸桿,走向草垺堆疊處。這些秸桿晒乾後可當作牲畜的飼料與生火時的燃料,物盡其用。《情深故鄉:歲月台灣貳部曲》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800元有興趣的朋友請洽購新世語文化02-23684364shu4364@ms62.hinet.net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寬鼎畫語】大願石窟法門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父親的山水2025.10.3103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2025.10.3104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5印尼佛教大學教職員 佛光山佛學院培訓 2025.10.3106【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2025.10.3107【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8【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9社論--新台幣改版2025.10.3110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說事後話猶恐當局者迷【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