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國研發人造氣候 荒漠蓋菜園

 |2023.08.22
819觀看次
字級
高科技農業示意。圖/123RF
沙烏地阿拉伯正與荷蘭一家溫室農業公司合作,計畫在「新未來城」打造適合發展農業的「人造氣候」,希望利用科技,提升糧食自給率。 圖/取自Neom官網
沙國「新未來城」最重要的核心建設,就是長達170公里的「The Line」,整個城市沒有道路、沒有車輛,且全部使用永續能源。 圖/取自Neom臉書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正與荷蘭一家溫室農業公司合作,打造適合發展農業的「人造氣候」,以提升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安全,並降低對石油的依賴。

沙國已規畫在紅海海岸打造「新未來城」(Neom),會向內陸延伸至沙漠,更在郊區規畫一處約15座足球場大的區域,打造園藝綠洲,將是沙國歷來最大的糧食科技投資案。

1000公頃溫室 產30萬噸蔬果

沙國多數土地貧瘠,加上夏季極端高溫,皆不利耕種,因而多數糧食都依賴進口;荷蘭雖然是國土面積最小的歐洲國家之一,卻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農產品出口國,主要歸功於先進的溫室,以及垂直農業等創新解決方案。

沙國已和荷蘭園藝公司Van Der Hoeven簽訂1.2億美元(約新台幣38億元)的合約,將在新未來城郊區興建兩座測試設施,預定明年完工;Van Der Hoeven正結合一系列全新的耕種技術,包括以人工智慧(AI)驅動的農耕和先進濾水系統,最快明年8月啟用第一座設施。

其中一座設施,將引進新的太陽能及海水降溫系統,這個方法有助大幅降低設施的用水量,另一座設施則將興建植物檢疫溫室,以便將多年生作物引進沙國;Van Der Hoeven執行長碩恩梅克斯表示,「我們正在不易耕種的室外環境,營造人造氣候」,目標是栽種全年都能收成的農作物。

除了滿足新未來城的糧食需求,沙國的終極目標是把這些新興設施,轉變為糧食重鎮;新未來城糧食部門執行長莫塔梅爾(Juan Carlos Motomayor)表示,這座設施將供應糧食給新未來城和沙國其他地區,「我們將把不同類型的溫室,擴大至數百公頃」,目標在未來8~10年,利用占地超過1000公頃的溫室,生產逾30萬噸蔬果。

城市無車、無馬路 實踐零碳排

糧食安全是新未來城規畫者、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的第一要務;這項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的展示計畫,將把面積相當於比利時國土的沙漠,改造成可容納數百萬人的高科技地區,象徵沙爾曼努力讓中東經濟體,擺脫對石油的依賴;但這個願景仍面臨挑戰,包括從零打造基建的難度,以及吸引外資不順利,意味著沙國要投入更多資金,擴大財政赤字。

新未來城將由10大區域組成,目前已公布的有:港口城市「Oxagon」、滑雪勝地「Trojena」、度假海島「Sindalah」,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建設,則是長達170公里的線性城市「The Line」,該城沒有道路、沒有車輛,全部使用永續能源,因此不會製造碳排放,預計2045年將容納高達900萬居民入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