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媽媽陳金蘭用心照顧孩子的飲食,以手做「彩虹麵條」增加孩子進食的趣味性,她的故事被拍成《裹住心靈的麵條》的短片還獲佳作獎。圖/高市圖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裹住心靈的麵條》來自於新住民媽媽用心照顧孩子的飲食,記錄她用蔬果手做「彩虹麵條」的短片獲得佳作,讓偏鄉新住民的努力被看見,來自大陸東莞的陳金蘭也感動於這份肯定。
11年前嫁到高雄偏鄉燕巢區,初來乍到的陳金蘭難免有適應的問題,尤其是在人口稀少的地區,既要照顧一家起居,還要想方設法讓不吃飯的孩子有更好的代餐。於是陳金蘭發想用彩色繽紛的麵條增加孩子的食慾。
她用火龍果、甜菜根、番茄、菠菜、南瓜、紫地瓜等天然豐富色澤的蔬果手做麵條和貝殼麵等,增加食物的趣味性,終於讓厭食的女兒願意張嘴進食了。陳金蘭不僅手做彩虹麵條給家人食用,也分享親友,慢慢地成了家庭主婦的副業,7年多來已有穩定的訂單,也是家庭收入。
她的故事成了高雄市立圖書館燕巢分館數位機會中心取材參加教育部「從DOC看台灣 2023數位應用創作大賽」影片的主題。《裹住心靈的麵條》短片還從全國近百部參賽影片中脫穎而出,奪得創作大賽影片組的佳作。
新住民努力的故事被看到,也被拍攝成短片還得獎,陳金蘭受訪有滿滿的感動並「謝謝大家的鼓勵!」
另外,手機攝影組來自林園區的范淑卿以「寒風中的豐收」寫實記錄漁民討海的辛苦。范淑卿的照片是在汕尾漁港航道出口,以三兄弟討海補貼家計作主題,不管是構圖、明暗控制都具專業水準而拿下金牌的殊榮,令她非常感動。從事生態解說的劉瀞文也用鏡頭記錄家鄉,兩幀照片分別拿下銅牌與佳作獎。
圖/高市圖提供
高市圖林園分館主任李文娟、燕巢分館主任蔡英惠很肯定學員的努力,允諾再接再厲鼓勵青銀共學,從體材發想、編劇到錄拍攝等,繼續推動數位學習,以弭平城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