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綜合報導】因為少子化,5年來統測考生減少3萬6709人,減幅達33.16%。升學專家魏佳卉指出,科技大學招生或統測考生人數急遽崩跌,將造成中階技術人才不足,進一步影響到我國產業發展。
學生數減少過快
技職體系受影響
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四年制日間部從108年至112年,合計減招1萬9810人,減少10.43%。不過,大學減少招生名額的速度比不上統測與學測考生減少人數,5年來,學測與統測的總考生人數,從108年24萬8977人,到112年剩下19萬2532人,減少5萬6445人,考生人數下降22.67%。
其中,科大減招與統測減少人數,遠遠超過一般大學與學測,統測考生從108年11萬0690人到112年僅為7萬3981人,減少3萬6709人,降幅達33.16%。學測考生從108年到112年減少1萬9736人,降幅14.27%,不管是科技大學招生或統測考生人數崩壞速度,都高於一般大學體系。
根據國發會統計數據分析,2030年台灣中階技術人才將有68.1萬的缺口,其中增加最多工作機會的資通訊製造業及醫療衛護人才,未來產業新增工作機會,長期多半仰賴技職體系培養的人才。
魏佳卉說,技職體系近年來,因為學生減少速度過快,導致未來產業人力缺口難以彌補。以衛護人才為例,長期以來,台灣第一線的護理人才超過9成來自技職體系,當科大招生出現問題,連帶影響的就是衛護荒的出現。
魏佳卉指出,為了解決產業人才荒問題,政策鼓勵一般大學新設護理系所,甚至是學士後護理人才專業;但既有的科技大學護理系,超過半數招生不足,面臨學校經營和產業人才培育的危機。
技職人才培育不足,將造成台灣中階技術人才無法補足的危機,魏佳卉建議,教育部重新盤點科大與普大招生名額,以及大學入學管道招生配比,讓更多高中生也有機會選擇技職體系升學,未來能夠精準對接就業職場。
產學合作行銷宣傳
扭轉刻板印象
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理事長、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技職科大學生在職場是有優勢,對企業而言實務能力強、好用、有高度價值,但問題在於學校老師、家長以及學生對於技職的看法往往較於負面。
葛自祥說,少子化已經不可逆,技職學校的優勢其實也日漸凸顯,像是企業認同度日增、官方支持力道逐年加大、特色多品質高,但好的地方要跟社會大眾多宣傳。
葛自祥強調,科大本身也應加強自身學校的特色,如許多無法在一般大學學到的專門訓練,再經由口碑宣傳,還是能夠吸引一定的學生,尤其技職學校出身的學生,畢業後的就業能力實際上是不輸一般大學。
葛自祥說,科大要與普通大學做出區分,產學合作要做好行銷及宣傳,就能夠扭轉刻板印象,過去台灣經濟發展各產業中階技術人才,以及醫療體系超過9成的醫護人才,都是來自技職體系。
目前各行各業人才荒是有跡可循,技職教育如果能蓬勃發展,絕對是解決方法,但欲翻轉社會印象,還需產官學各界持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