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牡丹 撫今思昔話牡丹 石門聳立在鄉關 人間社記者江素麗、李虹叡 |2023.08.07 語音朗讀 65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石門古戰場」的排灣族公共藝術。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水上草原是排灣族禁地,草原旁的銅像,雕塑祭司與靈媒將惡靈驅至水上草原情景。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九棚灣又稱為「八瑤灣」,是「八瑤灣事件」琉球船難登陸點。圖/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牡丹水庫是屏東縣最大水庫。圖/許修齊提供兩山相對的「石門峽」,是日本「征台之役」的古戰場。圖/牡丹鄉公所提供牡丹社排灣族勇士立柱。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牡丹大橋牌樓,雕塑排灣族圖騰。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牡丹社故事館」外牆懸掛電視劇《斯卡羅》劇照。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牡丹鄉境內遍生野牡丹花。圖/牡丹鄉公所提供牡丹國小「彩虹階梯」。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 文/人間社記者江素麗、李虹叡牡丹鄉是台灣本島最南端的山地鄉,也是150年前「牡丹社事件」發生地,這起事件引發日本「台灣出兵」(或稱「征台之役」)的藉口;事件落幕後,清廷在恆春設縣築城、實施「開山撫番」政策,成為改變台灣命運的關鍵事件。牡丹鄉位於屏東縣東南部,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境內居民以排灣族為主,旁及阿美族、平埔族及漢人等族群。關於牡丹鄉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因鄉內的排灣族部落「牡丹社」而命名;二是因境內遍生「野牡丹花」而得名。石門天險 走讀歷史場景1871年,琉球宮古島納貢船「山原號」前往那霸納歲貢,在返航時遇到颱風,船隻漂流到八瑤灣(八瑤為排灣族語,意為「分水嶺」,即今屏東縣滿州鄉九棚灣),船上乘客69人,有3人溺斃,66人登陸。這批宮古島人走了幾天,進入排灣族高士佛社領地,獲高士佛社居民好心收留,但因雙方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大,導致互相猜疑,心生嫌隙,其中54人遭出草殺害,另有12人逃過一劫,在當地漢人楊友旺、楊阿才營救下,由台灣府官員安排返國,史稱「八瑤灣事件」。3年後,日軍以討蕃為名,開啟「征台之役」戰端,並在現今的牡丹鄉「石門古戰場」與排灣族交戰,造成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戰死。石門是牡丹社事件的主戰場,所在地的石門峽,地形險要,兩山相對,現存日方「西鄉從道紀念碑」、「忠魂碑」基座,以及國民政府立的「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紀念碑。琅嶠傳奇 牡丹社故事館位於牡丹水庫入口的「牡丹社事件故事館」,以19世紀發生在恆春半島的「羅妹號事件」及「牡丹社事件」為主軸,透過數位科技呈現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軍與排灣族的衝突始末。早在「牡丹社事件」發生前7年,也就是1867年,美籍商船「羅妹號」經過台灣海峽時,因遭遇風浪而漂流至墾丁外海,並在七星岩一帶觸礁沉沒,倖存的船員因誤闖瑯𤩝十八社領土,船長等13人被處決;事後美軍進行「福爾摩沙遠征」,與斯卡羅人發生爭戰,最後雙方達成「南岬之盟」。電視劇《斯卡羅》就是依此故事背景而拍攝,並獲第57屆金鐘獎。在「牡丹社事件區」展場中央,館方設置牡丹社事件環境還原模型,錯落垂吊一組時光幻燈箱,另設置古文物3D影像區,透過科技互動,讓參訪者加深對這個歷史事件的印象。此外「環景科技劇場」則透過環景螢幕,播映牡丹社事件相關影片。牡丹水庫 恆春半島水源位於四重溪上游的牡丹水庫,是屏東縣境內最大的水庫,1995年完工,年供水量3700萬噸,是屏東東港以南至恆春半島的民生用水水源,水庫群山環繞,湖光山色,風景優美。屏199縣道「牡丹大橋」橫跨牡丹水庫溢洪道,是一座雕塑有排灣族圖騰的大橋;沿著199縣道旁往上走,可抵達牡丹國小。依山而建的牡丹國小,共分三層,學校將戶外階梯彩繪成「彩虹階梯」,為校園增添繽紛色彩。東源溼地 置身童話美景東源溼地為台灣國家重要溼地,有東源森林遊樂區、水上草原兩大區塊。東源森林遊樂區面積約12公頃,動植物生態豐富。區內的東源湖排灣族語(kudji)有水源匯集、湧泉不斷之意,由於kudji發音近似哭泣,因此又稱為「哭泣湖」。東源森林遊樂區環境清幽,有桃花心木森林、野薑花叢、水社柳等生態。其中,水社柳又稱「金柳」,是台灣稀有水生植物,不僅是蝴蝶的蜜源,也是河川護岸固地、水土保持的最佳樹種。水上草原看似一大片野薑花田及草原,其實是一片含水量極高的沼澤泥地,底下是由盤根錯節的水草層層堆積而成,由於草原底下有豐富的泉水湧出,踩下去會有冰涼的感覺,就像是踩在水床上,相當奇特。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排灣族人被迫遷至東源部落,由於當時居住環境惡劣,造成族人相繼去世,為避免惡靈作祟,部落裡的祭司與靈媒,祭請祖靈合力將惡靈驅離至水上草原,並劃為禁地,因此成為排灣族「不准動、不准開墾、不准破壞」的聖地。 前一篇文章 月世界荒漠奇景 泰勞感恩建石廟 下一篇文章 台東.關山 東部雷公火之役 竹炮智取清朝兵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八德 八姓拓荒福滿居 埤圳風情慶有餘新北.平溪 瀑布之鄉彩虹淵 老街天燈共祈願台北.內湖 山橫春靄映嵐彩 新柳拂水照錦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