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面對無止盡的泥漿,當地人採取「另類方法」,就是從神密學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民間流傳很廣的傳言認為,是鑽井公司拉賓多觸怒了當地的樹神,因此當地人從各地請來宗教人士,進行儀式請樹神息怒。
甚至政府工作隊也做類似的「法事」,一名發言人就說,工作隊已雇人進行祈求降雨,以便把泥漿衝走。可想而知,一點效果也沒有。
但泥漿噴射也帶給當地人一些賺錢機會。為吸引好奇的參觀者,當地一家飯店更名為「泥湖」。在通往泥漿區的路口,當地人會設置路障,向過往車輛收取過路費,還有人推銷這件事的「故事CD」,封面是慘不忍睹的災難照。還有人向遊客提供租車服務,只要花一美元,遊客就可以乘摩托車到達泥漿噴發地點參觀。
當地一個難民營住著二千多名無家可歸的村民,他們的居住條件很差。難民營所在地原來是一個集散市場,人們就在貨攤上擺放簡陋的設備,和羊群與垃圾擠在一起。
拉賓多公司向難民營的村民提供食品、簡易診所和臨時清真寺,但村民們從來沒停止抱怨過,他們總認為食物太差、泥漿可能危害身體,並覺得呼吸困難,身上常長皮疹。
難民最愛抱怨的還是錢。在印尼政府的要求下,拉賓多公司同意向村民支付總額為四億一千二百萬美元的賠償金,首批支付百分之二十,剩下的兩年內付清。現年四十五歲的麗婭提說,這些根本不夠。她拒絕拉賓多公司答應支付給她的四千五百美元,因為這筆錢根本不足以買套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