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藉助最新型的顯微鏡,科學家首度看見病毒型成的過程,而鏡頭下的主角,則是日前剛過二十五歲生日的愛滋病毒!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病毒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合作,親眼見證數十個分子在幾分鐘內聚集在一個細胞上,最終形成恐怖病毒。
病毒專家儒佛內和細胞生物物理學實驗室主任桑迪‧西蒙的研究,目前已被刊登在《自然》雜誌網路版。科學家相信,它將對未來的醫學技術產生巨大助益,不但造福愛滋病患者,甚至可能改寫人們的醫療邏輯。洛克斐勒大學病毒實驗室主任保羅就說:「一旦你真的看到了一切,而非只是想像它們如何發生,你的整個思維方式,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層次。」
光聚細胞壁 焦點超清晰
通過光學技術,研究小組觀察到病毒聚集、形成包狀物、以及最終脫離母體的每一步,從而了解到了愛滋病毒的生命進程。儒佛內表示,使用這項新技術幾乎沒有任何局限性,「我們不但看到一個病毒的誕生過程,它也使我們能夠了解很多解釋不了的問題,不論在病毒學還是生物學領域。」
西蒙指出,他們的實驗所使用的顯微鏡不同於傳統器材。傳統顯微鏡會照亮整個細胞,再把光線反射回顯微鏡中觀察;但這種被稱作「全內反射顯微鏡」的新顯微鏡,它只會照亮聚集HIV病毒的細胞「表面」外壁,也因此焦點能更細微,細節捕捉得更清晰。他們藉此技術,不斷調整折射角度,最後得到「不可思議」的結果。
靠螢光定位 推翻舊觀點
為證明病毒是在細胞表面聚集形成,而非傳統所認為的在細胞內形成,研究小組用人體免疫缺陷病毒蛋白「谷氨酸」進行實驗。研究人員在蛋白分子上塗上螢光,然後緊貼細胞內壁。由於分子聚集在一起時,螢光的色彩會發生變化,當足夠多的蛋白分子聚集在一起時,它們會形成發光球形,科學家能藉此判斷病毒形成的位置。
過程中,病毒蛋白分子會從細胞壁中分離出來,遊走到了細胞表面,進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芽包,最終這個芽包會從細胞表面分離出去,形成獨立且具有傳染性的病毒體。此時,病毒體已發展成獨立的個體,不再與形成它的母體細胞有任何的養分交流。
HIV形成時間 只需5分鐘
這項觀察研究的結論是:HIV病毒從開始聚集到最終形成,只需要五到六分鐘。「過去,我們對病毒形成的時間一無所知,這是第一次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病毒實體的誕生。不僅僅是HIV,還包括所有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