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總額成長不足5% 醫界憂疫後健康投資力道 |2023.07.18 語音朗讀 12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13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範圍成長率2.621%至4.7%,雖上限創4年新高,但衛福部版本的5%落空,醫界擔憂總額成長率不足,恐影響疫後健康投資力道。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國發會17日公布,113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範圍成長率2.621%至4.7%,雖上限創4年新高,但衛福部版本的5%落空,醫界擔憂總額成長率不足,恐影響疫後健康投資力道。全民健康保險法明訂實施總額支付制度,每年協定下一年度醫療給付費用總額,衛福部經研議「健保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MCPI)推估維持舊制,日前送出的版本是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高推估為5%、低推估2.621%,健保總額介於新台幣8581億元至8750億元。國發會考量物價上漲、人口老化等影響,仍決定將成長率上限訂在4.7%,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告訴中央社記者,衛福部提出5%方案是通盤考量過物價指數、醫療機構照護資源及新藥新科技等層面,國發會作為統籌國家發展方向機構,最終仍選擇調降總額高推估,「真的有點可惜。」洪子仁提到,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不斷提醒各國,新冠疫情後應提高醫療投資,建構堅韌公衛及醫療體系,後疫情時代對於醫療投資,是對人命價值的重視。他表示,以疫後台灣為例,正面臨著急診壅塞、醫事人員離職潮,現在正是重要轉折點,「其實醫院都有床,但沒有醫護人力,所以開不了床。」圖/資料照片醫療院所難以改善醫護人員工資,造成惡性循環,洪子仁指出,癌症新藥新科技無法及時納入健保、健保適應症無法繼續擴大等,這些問題反映著台灣健保總額成長率長期不足,國家發展應將民眾健康價值擺在首位,並考量未來5至10年健康指標如何追上先進國家水準,如健康平均餘命等。洪子仁表示,「醫療是投資,不是成本」,台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長年落後南韓,未來每年健保總額成長率都要高於5%以上,才可能在5年內趕上。今年7月急診及藥費部分負擔調整後,台灣民眾已可理解使用者付費概念,希望今年9月健保會總額協商能站在投資角度,討論健康台灣議題。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診所醫師林應然提到,台灣健保可能是全世界相同服務水準最便宜,卻受健保總額框架,每年僅些微成長,導致台灣醫療費用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過低 ,正逢疫後時代,不再有特別預算照顧染疫不適民眾,擔心健保點值降低,「醫療投資不是浪費」。圖/資料照片 前一篇文章 土耳其進口雞蛋檢出禁藥 畜產會擬向對方求償數百萬 下一篇文章 科技預算匡列1438億元 國科會鎖定AI及高齡科技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2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03新馬寺大專佛學生活營 學習生活中覺有情2025.11.1304球星陳傑憲出書 盼助人跨過低潮2025.11.1305璀璨燈光 映照千年運河2025.11.1306【相守一輩子】 學習向另一半求助2025.11.1307土耳其運輸機墜毀 20軍人罹難2025.11.1308習近平會西班牙國王 盼成戰略夥伴2025.11.1309【觀我望己】追日,散策旅程 (下)2025.11.1310健力世錦賽 中華隊再奪3金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賴清德再籲韓國瑜 為國會站出來兩岸、日韓關係牽扯 韓黑鷹特技小組 缺席杜拜航展台中甲埔大道 明年首季通車川普第2任期 首軍售台102億M1A2T將納入國軍指管系統修舊如舊 瑞三礦業整煤廠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