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政策慢半拍 政府打詐如「打地鼠」 |2023.07.12 語音朗讀 7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政府近幾年喊口號防詐騙,實際卻跟不上詐騙集團進化,淪為打詐「像打地鼠」。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政府去年七月籌組打詐國家隊,行政院今年五月底再成立打詐專責辦公室,政府打詐行動看似積極,但為什麼民眾卻感覺「愈打愈詐」?長輩甚至還天天接詐騙電話、詐騙簡訊,接到心神不寧。政府預算究竟用到哪裡去了?政府打詐除開會搞大內宣,提不出更有效的對策嗎?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詐騙猖獗,從傳統市話詐騙,一路擴散到網路詐騙;以前詐騙不過是騙錢而已,現在連人都被騙去國外「打工」,被迫從事非法行為甚至遭受非人對待。這讓民眾對於詐騙感到深惡痛絕,從2020年開始,民眾就發現詐騙愈來愈多,而政府從去年才開始有積極動作,儘管敲鑼打鼓的投入很多資源,但民眾始終感受不到打詐的成效。圖/unsplash對許多民眾來說,最大的疑問是,政府不是宣稱積極打詐,但為什麼詐騙電話、簡訊、甚至是廣告卻不減反增?其中一個關鍵是,當政府在打詐的時候,詐騙集團也持續進化,詐騙業務不僅走向集團化發展,甚至還邀集駭客集團,一起做大這個「詐騙生意」,今天騙你「黑貓宅急便沒有你的地址」,明天偽裝成遠通電收,騙你「臨時停車費未繳清」,天天找新花招來騙人。詐騙集團手法不斷翻新,而政府應對策略卻仍處在舊時代,詐騙集團出一招,政府就接一招,詐團天天變新花樣,政府也只好疲於奔命的接招,宛如在玩打地鼠遊戲,這個新招出來打一下,明天那個新招出來再攔截,政府這種被動迎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政府不覺得累,人民看著都累了,重點是看不到成效。政府總說要從源頭阻詐,但真正的源頭是什麼?是明白詐騙集團這個產業鏈的變化,只有深入了解產業鏈的改變、重新了解詐騙集團的思維,才能從中找到問題點,各個擊破、從中阻斷。圖/unsplash從駭客到詐騙集團都走向集團化經營,雖說許多詐騙集團都將據點設在海外,詐騙電話也是從海外撥入,但在台灣難道沒有接頭的人?難道完全沒有辦法可以從接頭處就阻斷?每一個詐騙電話號碼、每一個人頭帳戶,難道都查不出誰在使用?難道不能運用最先進的AI技術,針對行為異常的電信門號、人頭戶帳號,做出偵測警示?政府總說,要變成「有智慧」的政府,在打詐這件事上,能否改變思維,用智慧去解析詐騙集團的變化,鬥「智」總比鬥「勇」好,既省時、又省力,如此一來,打詐才有成效。總不能每件事都要等到有人號召群眾走上街頭,要求落實「防詐正義」,政府才願意把打詐當一回事。 前一篇文章 新竹社福卡8月起搭台鐵 20個適用站點一次看 下一篇文章 溫網/距冠軍再進一步 謝淑薇女雙進4強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禿鷹操作匯率 央行專案金檢央行阻升 台幣守住30元嘉市民生公園 水綠廊道竣工海域勤務 無人機助力高雄輕軌 將增購列車五一黃金周 金門湧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