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醉意兒
有一回,我與母親兩人同遊故宮南院,因受疫情影響,展廳內的參觀人數寥寥無幾,因此我倆各拿了一台語音導覽,聽著解說遨遊在知識洋流中。
我很喜歡色彩斑斕的作品,所以在琺瑯展覽區看了許久,有個鼎爐特別吸引我,那精緻的花紋與精巧的手藝,令我心動。此時,從耳機中傳來的講解,則讓我感觸良多。
據歷史記載,乾隆皇帝會在他收藏的瓷器古物底部或上方加上木架或蓋子,並品評等級,這一個元代鼎爐作品品質優良、做工精細,畫工也是巧奪天工,在後世的學者評斷中,屬於上等作品,但紫檀木上卻寫了一個乙字,代表乾隆皇帝只覺得這是一個次級作品。原因是他覺得這個鼎爐上的畫沒有深遠意境,所以,評斷為次級品。
聽到這樣的解說,不禁讓我想著,參與寫作工作多年,從報章雜誌寫到各類型小說、劇本,因為創作範圍廣泛,所以被退稿也是家常便飯。儘管是合作數年的報社、出版單位,也會因為某些原由、風格不符等因素而被退稿。說實話,當辛苦努力的成果被否定時,當下的心情一定是糟糕的,但若就止步於此,可能這篇文章只能永遠在磁碟中沉睡,不如換個念頭、轉個方向,為它找到適合的伯樂。
有時可能不是馬上會有的,但是時間永遠是最美的催化劑,等待志同道合的人欣賞,等待一個適當的時機。就算曾經被評斷為次等作品,也會有機會成為別人口中的珍寶。
沒有誰可以評斷一個作品的好壞,只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存在,如果已經盡最大努力,這作品就該是你最美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