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食考】海軍伙食變身國民美食

文/永山久夫 |2023.05.25
882觀看次
字級

文/永山久夫

二○一八年十二月,具有代表性的日式咖哩連鎖店在英國開幕了。這是該連鎖店第一次在歐洲展店。英國是繼一九九四年在美國展店後,第十二個成立海外分店的國家。

眾所周知,咖哩來自印度,但是咖哩並非以印度料理的姿態傳入日本。

一七○○年代,英國正式進出印度,也在此時將印度的咖哩食譜帶回母國,此後咖哩傳遍整個歐洲。明治時代文明開化後的日本,則將從歐洲傳入國內的咖哩視為西洋文化之一。

話雖如此,當時咖哩並未立刻在日本普及。咖哩成為庶民料理的背後原因,其實與日本軍隊有關。

一八八二(明治十五)年,日本海軍軍艦「龍驤」出航遠洋,艦上包括海軍學校學生在內的三百九十七名船組員中,有一百六十九人罹患嚴重腳氣病,二十五人因此死亡。當時軍艦內的伙食由白米、酸梅乾、醃蘿蔔和味噌湯組成,這份以白米為中心的菜單缺乏維生素B1,是造成船組員罹患腳氣病的原因。

於是,海軍重新擬定船上伙食菜單,改以肉類和蔬菜為主。當時日本海軍經常以英國海軍為範本,這份菜單亦然。這時,營養價值高、食用方便,在戰場上也能食用的咖哩飯受到矚目,海軍便以英式咖哩為基礎,重新設計了適合日本人食用的咖哩飯。

一八八九(明治二十二)年,主計科新兵的教育手冊《五等廚夫教育規則》中,就記載了咖哩的烹飪方式。當時軍艦上負責伙食的士兵,人人都從這本教育規則中學會怎麼煮咖哩飯。

這些在軍隊裡吃過、煮過咖哩飯的士兵,在退役或返鄉時將咖哩飯的食譜傳授給家人朋友。咖哩飯就這麼慢慢流傳開來,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家庭料理,日後更成為世界知名的日本國民美食。

(摘自《日本和食考:連日本人都大驚奇的和食百科》,商周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