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科考隊再登頂珠峰 用黑科技完成逾10項任務

 |2023.05.24
638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13名科考隊員登珠峰峰頂,完成氣象站技術升級、雪冰樣品採集、冰芯鑽取、岩石樣品採集等十多項科考任務。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人類首次登頂珠峰70周年之際,中國大陸13名科考隊員肩負「巔峰使命」,23日成功登頂,這是中國珠峰科考繼2022年後再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隊員在抵達海拔8830米的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觀測站點後,完成氣象站技術升級、雪冰樣品採集、冰芯鑽取、岩石樣品採集等十多項科考任務。

大公報引述央視報導,23日凌晨3時03分,科考隊從海拔8300米的科考突擊營地出發開始衝頂,12時30分許,所有隊員順利攀登至海拔8848.86米的珠峰峰頂。

這次科考充分體現新時代「智能科考」的特點,充分採用衛星、高海拔自動科考機器人、網路、大數據處理與超級計算等新技術、新手段和新方法,探測「世界第三極」的氣候環境變化。

2023年珠峰地區綜合考察研究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一部分,此次科考由相關領域戰略科學家領銜,共有五支科考分隊,13支科考小組的170多名科考隊員參與,聚焦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影響、亞洲水塔變化、生態系統與碳循環、人類活動變化、稀有金屬資源等方向開展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圖/新華社

據報導,第二次青藏科考充分體現新時代「智能科考」的特點,應用「黑科技」,充分採用衛星、高海拔自動科考機器人、網路、大數據處理與超級計算等新技術、新手段和新方法;其中,在科考中使用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為獲得珠峰地區大氣水汽傳輸和溫室氣體垂直變化過程等關鍵科學數據提供了有力支持。

23日,科考隊員歷經八小時攀登,抵達海拔8830米的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觀測站點,經過約一小時的緊張工作,自動氣象站維護升級工作全部完成。

稀有金屬資源分隊長、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吳福元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發現了以珠峰地區瓊嘉崗鋰礦為代表的稀有金屬礦產,為進一步揭示喜馬拉雅地區稀有金屬礦產的分布提供重要的支撐作用。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隊長、現場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曾表示,科學家們認為,開展珠峰科學考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機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對推動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圖/新華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