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瀕危「飯島氏銀鮈」 保育行動平台會議登場

 |2023.05.20
1224觀看次
字級
「飯島氏銀鮈」多分布於後龍溪支流的沙河溪、鹽水坑溪及南湖溪。圖/新竹林管處提供

【本報苗栗訊】苗栗縣後龍溪支流沙河溪、鹽水坑溪及南湖溪是瀕危野生動物「飯島氏銀鮈」的重要原生棲地,新竹林區管理處最近與台大召開飯島氏銀鮈保育行動平台會議,針對族群現況、生存危機與保育策略等議題,盼串聯中央、地方及在地保育團體,藉由跨部會、跨機關及公民參與交流凝聚共識,攜手推動保育 。

但近年因河川治理工程相繼引發「飯島氏銀鮈」保育議題及關注,工程也曾因保育議題而暫停;新竹林管處委託台大森林環境及資源學系團隊,辦理飯島氏銀鮈族群生態調查與保育行動研究計畫,發現飯島氏銀鮈多分布於後龍溪支流的沙河溪、鹽水坑溪及南湖溪,偏好棲息於水流緩慢且覆有砂泥底質的環境,推測一年內約有兩個繁殖期。

新竹林管處表示,參與平台會議單位包括林務局、水保局台中分局、水利署第二河川局、農田水利署苗栗管理處、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苗栗縣政府、頭屋鄉公所等,公民團體有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台灣鄉村文化景觀發展學會、山貓森林社群、台灣生態學會、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等,公私部門近40名機關首長代表、專家學者及公民團體成員一同研討,與會公民團體樂見公私協力一起為生態保育貢獻。

新竹林區管理處近日與國立台灣大學舉行「飯島氏銀鮈保育行動平台會議」。圖/台灣大學提供


會中,第二河川局與代表苗栗縣政府的生態顧問公司分別就飯島氏銀鮈的重要原生棲地,包括後龍溪與沙河溪,分享河川治理與物種保育的經驗;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分享同為一級保育類的「巴氏銀鮈」面臨的生存困境與保育對應策略,強調保育工作應加強與水利工程人員的溝通與對話,為飯島氏銀鮈保育之路提供借鏡與反思。

新竹林管處長夏榮生表示,平台會議是飯島氏銀鮈保育工作推動的開端,希望透過保育平台建立各單位及在地夥伴的溝通管道,共享保育資訊並交流知識,協力擬定相關保育策略,期許未來有更多夥伴加入,共同朝河川健康、水生物永續生存的目標邁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