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儘管生育率連續3年持續創新低,但明年適逢龍年,預期許多夫妻為了誕下「龍寶寶」積極準備;台灣生殖醫學會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特別攜手推出「龍年好『4』懶人包」,摘要「婚後孕前檢查、受孕期間、孕期產檢、產後照護」4大階段的重要提醒。
我國生育率直直落,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2022年新生兒僅13.89萬人,與2021年相比,出生人口減少1.49萬人、銳減1成,再創歷史新低。
造成出生率持續下降主因之一,在於「晚婚晚孕」趨勢,尤其是生殖能力會隨著年齡退化,許多夫妻在穩定事業、開始規畫生育計畫後,才發現「求子之路」道阻且長。提醒民眾,除了透過孕前健康檢查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態以外,現在的醫療技術亦可提前進行基因檢測,瞭解自己是否帶有可能遺傳給下一代的隱形遺傳疾病。
為減輕國人不孕症治療的經濟負擔,衛福部於2021年7月起加碼補助,將試管嬰兒補助對象擴大至所有不孕夫妻。
若夫妻有生育規畫,除了政府補助之孕前健康檢查,亦可在醫囑建議下進行卵巢功能檢測,即使進入不孕症治療,也無須害怕。
以人工生殖常使用的排卵針為例,有分單方或複方,以及長效與短效的多元、友善選擇。
除了依據醫師的專業判斷外,患者亦可以依據自身工作、生活型態,與醫師共同討論療程、施打排卵針,避免影響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