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心台東杉原灣海洋生態,外籍人士也加入珊瑚總體檢巡守隊成立歡慶行列。 圖/陳嘉信 攝
【本報台東訊】國內第一個不分族群、關心海洋生態環境與實地巡護的台東縣刺桐部落生態旅遊中心昨天成立,催生的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陳昭倫掩不住喜悅說,「希望這步踏出去,能為台灣維護海洋生態注入新力」。
今年是十年一次的國際珊瑚礁年,陳昭倫在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等單位委託,選擇澎湖、台東的綠島、杉原三處進行為期十年的台灣珊瑚礁總體檢。
陳昭倫說,今年他在台東縣杉原灣海域珊瑚礁群發現台灣島尚無紀錄的貝氏耳紋珊瑚,這棵高約一點五公尺、直徑六十公分、外形橢圓的耳紋屬珊瑚,推測在杉原灣生長超過一百年,此發現也創下台灣島珊瑚品種新紀錄。
另外,他也在杉原灣海域珊瑚礁發現一百種珊瑚品種,七十多種珊瑚礁魚類,生態資源豐富。不過,因為杉原灣為崩落岩礁石區,加上杉原灣目前正進行觀光建設,未來該海域需要社區居民共同維護才可能維持,一旦觀光人潮進入,未來海域破壞與影響無法估測。
陳昭倫說,他選擇台東杉原灣為今年珊瑚總體檢開跑的首站,主要凸顯台灣東海岸珊瑚群礁多樣性的珍貴,及杉原珊瑚礁生態亟須保護,因此希望透過社區參與珊瑚礁總體檢的活動,了解這個區域珊瑚礁面對問題,擬出保育策略。何況健康的珊瑚礁是推動生態旅遊最基本的條件。
由陳昭倫與協助珊瑚礁總體檢的台東大學生命科學教授彭仁君催生的刺桐部落生態旅遊中心住民全是阿美族人,將負責杉原灣南礁區域,中礁與北礁區由巡守杉原海洋保護區的漢人負責。
昨天刺桐部落生態旅遊中心成立,阿美族人盛裝載歌載舞歡迎,有外籍人士也加入慶祝行列,共同為杉原海域生態盡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