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幸福男人兼顧工作與家庭 文/蔡淯鈴 |2023.05.06 語音朗讀 119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帶大兒子體驗神奇的3D繪圖。 圖/Vincent提供夫妻從年輕起始終相扶相持。 圖/Vincent提供父子關係緊密又溫馨。 圖/Vincent提供經常帶孩子出遊,在陽光下歡笑。 圖/Vincent提供Vincent的全家福。 圖/Vincent提供 文/蔡淯鈴 所有聽過Vincent故事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個超有韌性的男人。大多數人對於女人能同時扮演好「媽媽」及「經理人」等多重角色,總會給予許多肯定和讚美,甚至獲得來自社會的友善支持;但反過來,卻很少人想過:一個男人如果想要同時扮演好「爸爸 」和「經理人」的角色,其實所要面對的困難和壓力更為加倍,而且幾乎很難得到親友及外界的肯定與支持。 也由於這個當代社會的誤區觀念,使得很多家中成員有狀況的家庭,不是爸爸跑得不見人影,就是媽媽崩潰、垮掉或逃走,家庭面臨分崩離析……然而60歲的Vincent,卻在長子出生後,選擇跟太太一同照顧孩子,如今老二老三均碩博士畢業,分別從商、從醫。原已退休的他,前年再度加入小一輪台大學弟所創立的公司擔任財務長,跟年輕人一起奮鬥打拚,為地球永續能源盡一分心力。早慧順境生子遇挫折Vincent年少有大志,聰明加上自律,一路從建中讀到台大、留美企管碩士,之後進入一流外商公司工作,人生勢如破竹,工作、婚姻一切皆照他在國中時立下的「出國進修、進外商公司、娶老師為妻……」等計畫前進。「27歲結婚,娶了當兵時認識的師培生(結婚時是國中生物老師),幾乎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然而,彷彿是老天爺刻意捉弄,結婚隔年生下長子,很快的,夫妻倆就發現兒子有自閉症傾向,只是,在3歲後確診長子為重度自閉症加上過動症的當下,Vincent並不知道:自此人生將會大轉彎。 曾夢想40歲可以退休Vincent的中文名字中有個「希」字,事實上,父親老來得子,加上有4個姐姐,Vincent確實是全家人共同的希望,所以從小他一路很拚,除了希望「40歲就能退休」,更期待擔任教職的太太,能讓他沒有後顧之憂──Vincent在台北外商公司工作,太太在高雄教書及育兒。但在孩子快一歲時,夫妻倆發現孩子似乎不會講話,只能丫丫地重複大人說的話。帶孩子去台大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似乎有自閉傾向」,但必須等3歲多以後才能確認。也在這同時,他們有了老二。 孩子狀況成婚姻變數Vincent沒有選擇逃避問題,主動參加醫院的兒童心理治療家長支持團體。「我常是這類團體中唯一的父親,好在因為是在外商工作,老闆很體諒,准許我請假參加。」然而Vincent發現,大部分這樣的家庭,大致有3種結局:一類選擇離婚,把問題丟給願意承擔的一方;一類是先生埋首於工作,忽略家庭,只提供錢;最後一類,先生外面有小三,原本的家庭留給老婆自己想辦法……Vincent心想,那我未來怎麼辦?會成為這3類中的其中一類嗎?如果要活出不一樣的結局,該怎麼做?Vincent鼓勵太太辭職,搬到台北及去參加支持團體,自己也積極參與照顧孩子──除了共同撫養老二、老三,在照顧老大上,更扮演重要角色,盡量舒緩太太的壓力。用智慧化解婆媳心結「事後回想,支持我走過這一大段人生最大挫折的,應該是年輕時讀了很多世界名人傳記,從其中得到許多力量,即便不為人知,但我願意堅毅的、額外持續的付出。」Vincent在照顧妻小之餘,工作上也拚盡全力,希望能持續加薪,卻沒想到婆媳間,因為生活習慣不同起了磨擦。考量到太太的難為,媽媽和姐姐的心疼不捨,Vincent發揮智慧對太太說,「不要公開跟媽媽對立,私底下我什麼都會配合你」。太太果然做到了,Vincent私下也全力支持她的一切需要。爭取外派幫妻子減壓相對的,Vincent也對媽媽和姐姐說:「作為一個丈夫,本來就該多承擔;遇到患難,夫妻相互扶持才是真愛啊。」讓她們思考夫妻關係與患難相處的意義,化解雙方歧異取得諒解,危機很快就化解了。1990年代,Vincent努力爭取外派到海外,為的是可以享受公司配車、配司機、住大房子等福利,目的也是希望太太可以不用那麼辛苦。「物質生活我可以想辦法解決,但教養問題上,卻常引發形成夫妻衝突……」教養衝突親職壓力大在孩子成長過程,或許因為「母憐弱兒」,太太有時候會把自己跟長子畫成等號。當Vincent在改正老大某些行為時,太太會跳出來護子對抗。Vincent為了家庭和諧避免衝突,但難免心累絕望,擔心自己撐不住,會和太太貌合神離……而太太也坦言:「自己早就撐不住了」。老大10歲時,朋友帶太太去教會,神奇的是,個性原本強勢的太太,竟然變得柔軟,會聽勸、會反省,Vincent看到她的改變,也決定去尋求信仰的幫助。「因為宗教的熏陶,我看人事物更清楚,不再這麼的愛面子,也逐漸能開口跟兒女道歉、跟太太道歉,展現自己柔軟的一面。」全家人在愛裡同行為了照顧3個不同個性和需求的孩子,Vincent在老二、老三身上付出很多,但孩子還是覺得:父母把時間和關愛,大都給了哥哥。「光照顧老大,太太就用盡力氣了,所以我們夫妻會盡量互補,周間我努力有效率完成工作,周末就帶孩子去游泳、養雞鴨、騎腳踏車、養魚、賞鳥,帶全家出去吃飯……讓全家人關係維持親密。」Vincent從不因為有老大這樣的小孩,就羞於見人。「然而在成長過程中,弟弟、妹妹有很長一段時間,覺得很丟臉,恨不得分開坐,甚至建議我們把哥哥送走。」考量到自閉孩子適應新環境需要多一些時間,他們全家外出用餐時,時間會調晚一點,萬一吃得慢或有狀況(大哭大鬧、大吼大叫),只會影響最少的顧客。後來反而老大個性變得很好,成為全家吃最快、最不挑食的那一個。在老二、老三要離家去國外上大學時,Vincent把握機會跟老二、老三修復關係,雙方都流下眼淚,Vincent也誠心向孩子道歉,坦承雖然已經盡力,但可能做得仍然不夠好。孩子們說:「媽媽只有照顧吃穿,但是沒有關愛,都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大哥身上。」Vincent解釋說,「可是爸爸有照顧你們啊。有的家庭裡面,本來就只有爸爸或媽媽。我們家還是有父母的愛及互動啊。周末也都在一起吃飯或活動,你不能說,這樣就覺得沒有父母的愛啊。」Vincent要他們知道,父母當時儘管流淚挫折、透不過氣,卻仍然想盡辦法愛他們。他對孩子說:家人間一定要互助,遇到問題就要一起面對、一起解決,不能夠怨天尤人…所幸經過一段時間的親愛和諒解,全家人終於親密無間了。 前一篇文章 黃作炎 以旅遊做國民外交 下一篇文章 岳明國中小七年級 靠洗車手作募款赴尼國服務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2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3【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4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5【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6【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7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8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9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賴志銘 和罕病共存 創無礙玩家廖柏青 直播歡唱自娛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