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罕見防災掌握 明年啟動集水區全面性監測

 |2023.04.28
1856觀看次
字級
因大雨沖刷,造成通往社區水土保持教室產業道路崩塌,大面積土石山壁崩落至下方路面。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5月進入汛期,農委會水保局長表示,繼土石流、大規模崩塌地,明年起再添全球罕見集水區全面性監測,三管齊下。為強化水土保持教育工作,水保局分別在北、中、南以及東部各舉辦37廠大型教育活動。

其中,北部場次是在宜蘭蘇澳武荖坑風景區辦理的「水保好好玩繪本故事屋活動」,中部場次是在台中霧峰921地震教育園區辦理的「機智水保酷學堂互動巡迴展活動」;南部場次則在台南東區南紡購物中心廣場辦理的「水土保持好好玩,我與地球有個約活動」。

東部場次為在台東知本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辦理的「2023水保夏日嘉年華-愛山樂水健康起步走活動」。

水保科技監測工作明年起將擴大至三管齊下,包含土石流潛勢溪流、大規模崩塌的監測,並新增集水區全面性監測,後者計畫已提出,行政院也已核定,於推動中的某中程計畫執行,113到115年,每年編列新台幣4億、5億元,116年起推第二階。

到目前為止,由國家編列預算、執行集水區全面監測的做法,全世界尚未做到這樣的程度。台灣面積比較小,有利於這樣做;規畫對五大流域進行監測,從高屏溪開始,曾文溪、濁水溪、大安溪,再至淡水河,由南往北推進,因八八風災就是在地質較脆弱的南部發生。

關於正在擴大執行的大規模崩塌地監測,八八風災小林村被摧毀,大家在心理上造成很大衝擊,須了解是否有其它地方也會有類似情形發生,因而開始執行。

水保局表示,這個計畫的執行,包含要了解有多少潛在可能的風險地,必須研究雨量、地質狀況、平常有無跡象可掌握災害發生、地下水到什麼程度會造成崩塌等,從106年起執行,今年已可發布43處警戒訊息,未來還會擴大。

由於大規模崩塌地的監測比較複雜,除了面積大,還要鑽探,放機器設備下去測,找出崩塌模式,這都要費時研究,仰賴產官學專家投入、攜手建立預警模式,要找出觸發因子,才能發布警訊。

水保局表示,接下來還要做社區疏散訓練,預計到116年大規模崩塌地的預警可達98處,所推動20幾年的土石流潛勢溪流監測,則已從最初的385條,達到目前監測1731條的規模。

水保局重申,氣候變遷降雨量不平均,台灣須建置韌性水保機制因應,希望不只是對土石流進行點狀或是線狀的監測,也會擴大的面的防災,明年要擴及集水區的監控;且台灣的致災因素與國外不同,須建置自己的模式。

農委會提醒,台北市郊區有建築滑落過,所以不只山區民眾,平地民眾也要有防災知識。

屏東縣走入校園水土保持教育宣導活動成果豐碩。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