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籲後疫情時代 應關注長新冠失眠嗜睡

 |2023.04.26
1579觀看次
字級
隨著疫情趨緩,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不論是感染期間或是長新冠,睡眠障礙都不少見,呼籲將失眠、日間嗜睡等睡眠問題納入整合評估。圖/123RF

【本報台北訊】行政院25日拍板5月1日起疫情指揮中心解編,未來民眾仍可繼續接種新冠疫苗,只是需要自付掛號費,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今(26)日分析,Omicron時期防疫解封並推動接種追加劑,雙管齊下的結果,可節省16億感染之生產力損失、5億死亡之生產力損失、1億住院醫療費用,扣除疫苗成本後,相當於每投資1元在疫苗,社會可獲利3元,並呼籲將失眠、日間嗜睡等睡眠問題納入整合評估,不論是感染期間或是長新冠,睡眠障礙都不少見。

陳秀熙指出,施打疫苗可以減少人命折損、降低中重症醫療花費,也可以保全較多生活品質及工作生產力,不過購買疫苗、施打疫苗、處理疫苗副作用,也各有相對應的成本,兩者共同權衡之後,可知道疫苗的成本效益。

陳秀熙分析,在Delta變異株流行之前,疫苗擁有非常高的保護力,可以減低感染與中重症與死亡,每投資1元,三種疫苗的效益都大於10元,可說是低成本高效益,一箭雙鵰的好策略;進入Omicron變異株流行期之後,如果繼續實施嚴格隔離檢疫,雖可減少與感染相關的死亡、醫療成本、生產力損失,但考量隔離檢疫的間接成本、疫苗成本之後,疫苗每投資一元僅獲利0.6元,若能同時解封或調整隔離政策,可節省的間接成本,每投資疫苗一元可獲利3元。

圖/余承翰

陳秀熙研究團隊成員、醫師賴昭智提醒,後疫情時代應持續將失眠、日間嗜睡等睡眠問題納入相關評估,不論是感染期間或是長新冠,睡眠障礙都不少見,過去有研究發現「新冠失眠」是疫情流行期間出現睡眠障礙型態,因感染而導致生理時鐘失調、晝夜睡眠輪替出問題,導致包含失眠、嗜睡、惡夢、驚醒、睡眠呼吸暫停等症狀出現。

賴昭智指出,另一項針對亞洲、歐洲、北美與南美等16個國家的研究,分析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共1.3萬名18歲以上確診者的長新冠症狀,結果顯示疲勞、失眠和日間嗜睡最常見症狀,並且長期持續影響生活,且睡眠障礙問題也與心理健康惡化有關,建議未來評估長新冠患者的症狀時,將日間嗜睡與失眠問題納入治療評估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