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鑣偏鄉行醫 心存公義謙卑 文/王思慧 |2023.04.25 語音朗讀 37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6年前莊永鑣從高雄搬到花蓮行醫,希望幫助更多的弱勢家庭,心裡也覺得更踏實。圖/王思慧喜歡種菜的莊永鑣,看到豐收葉菜感到很高興。圖/門諾醫院提供莊永鑣小檔案莊永鑣(左)鼓勵長者走出戶外接觸自然,他也很喜歡在分院的長青菜園與長輩一起種菜。圖/門諾醫院提供 文/王思慧 今年69歲的莊永鑣是基督教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院長,1984年他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原在高雄的醫院行醫,日子相當繁忙,曾考慮到再這麼忙下去會影響健康;就在某個周日,莊永鑣上網不小心點到求職網,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門諾醫院徵求腎臟科醫師,剛好時任門諾醫院院長黃文雄找他說:「高雄不缺一個腎臟科醫師,但門諾醫院需要。」為了這句話,2周後他就從高雄搬到花蓮。莊永鑣當時要離開高雄時,很多病人都感到不捨,他也有些於心不忍,看到病人對自己的信任相當感動。莊永鑣在門諾醫院一待就是16年,8年前調任壽豐分院院長。他認為,在花蓮能接觸到更多弱勢家庭,可以專業治療社會底層病患,心裡覺得踏實許多,也較有空閒時間從事有興趣的事。設長青菜園 鼓勵患者到戶外壽豐分院主要收治失智、失能者與慢性病患者為主,提供住院照顧。莊永鑣說,秉持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原則,在醫院內設立長青菜園,可讓長者走向戶外從事簡單活動,接觸自然、陽光與動植物,感受生命存在的價值;未來更將開設托兒所,促進老幼共融,長者看到小朋友可以療癒,小孩也能了解長者的生活智慧,讓不同世代互相學習,一起成長。在醫院管理部分,莊永鑣以身作則要做對的事、該做的事,上下要一條心,要有願景未來,創造環境留住人才,更要有創新學習的機會,跟上時代的腳步。醫師則要有「關心、用心、愛心」三心,站在病患角度思考,多溝通互動,才能有良好醫病關係。應對症下藥 飲食均衡保健康雖已快步入70歲,莊永鑣依然做著有價值的事情,貢獻所學。他的養生方法很簡單,每天會走路15分鐘到門諾醫院,再搭交通車到壽豐分院,在分院的時候,會和長輩到長青菜園一起種菜、拔草施肥等,有時會有愛心民眾送雞鴨鵝等動物給分院,他會帶著長者一起養。在飲食方面,莊永鑣吃得很簡單,不挑食,尤其喜歡喝茶。他愛看醫療為主的書籍,也喜歡聽演歌,最愛在冬天去日本看雪景,看著雪白世界感到很療癒,放鬆身心。在39年的行醫生涯中,莊永鑣常看到病人吃太多藥,呼籲應對症下藥,「藥用對時機是仙丹,用錯是毒藥」,多喝水、飲食營養均衡,才是維持健康的原則。 前一篇文章 歲月非阻力 李寶康健身更健心 下一篇文章 串連地方資源 陳志成守護台東兒少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明智升級醫院 吸引患者回流莊仁賓回鄉服務 翻轉百年嘉醫動力火車結伴50年 接住彼此樂與悲動腦專家謝仲思 建構台灣尾醫療網坐輪椅仍堅持看診 張常勝造福偏鄉醫療母患膽結石經歷 王宏育應用於門診 作者其他文章校護賴春美走進部落 守護族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