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舞蹈處處可見臥魚、飛腿及旋子等東方肢體動作,這支舞是新古典舞團演出的「十面埋伏」,也可以說是新古典舞團負責人劉鳳學,樹立個人舞蹈風格的代表作。兩廳院「舞蹈春天系列」,端出劉鳳學封箱又復跳的六支舞作,取名為「民國四十六年—頓悟」,將於十六至十八日在國家戲劇院登場。
民國四十六年,蘇聯發射世界第一枚人造衛星;而同一年,台灣最具威望與創作力的編舞家劉鳳學,編作「十面埋伏」,舞出中國現代舞的第一步,因而將這一年視為「頓悟年」。劉鳳學說,她的舞蹈創作生涯已逾五十多年,當去年演出新作「沉默的飛魚」後,她開始思索過去的創作歷程,決定重新整理六支具有重要意義的舞作,由舞團的中生代及新生代舞者共同擔綱演出。
八十三歲的劉鳳學說,就像是把自己擺在解剖台上,讓台下觀眾體檢。購票請洽:(○二)三三九三九八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