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抽象之眼」 挑戰不尋常「看」法 曹麗蕙 |2023.04.12 語音朗讀 19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抽象之眼」展,其中「完形」單元展現對稱視覺美感,更有鏡面裝置能走入體驗。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繪畫有抽象畫,那抽象的攝影又該是什麼呢?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首次推出以「抽象攝影」為主題的展覽—「抽象之眼」,集合25位藝術家99件作品,將日常可見景象,透過獨具創意的手法轉化呈現,挑戰大眾觀看的慣性,同時表現台灣不同攝影世代的豐富風格跨度,展期至7月30日。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引用John Berger的話,「人類是先看,才學會語言,才學會說話」。「我們看的內容就決定我們世界的樣貌,而攝影家在人類工作裡有一個特別角色,是發現、選擇甚至定義這個世界樣貌的人,感謝攝影家讓我們得以從他們的眼裡重新認識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世界,甚至我們過去沒有看見的世界。」策展人章光和說明「抽象之眼」展覽。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策展人章光和表示,「抽象之眼」分「非象具象」、「理性與感性」、「完形」與「物介質」4大單元,除了探討抽象攝影裡所有可能的閱讀觀點,盼建立藝術理論基礎外,也希望增加觀眾視野,開拓更好的攝影境界。參展藝術家阮偉明則認為,這個展覽讓大家看到,從攝影的角度去看抽象,會發現這個抽象之美有別於繪畫的表現,有多層次的奧妙與深度。阮偉明「光之幽谷」系列作品。圖/藝術家授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在「非象具象」單元中,可看到在鏡頭下透過視角遠近交錯、光影錯綜等方式擷取,將熟悉的人與物、山谷與海洋等元素再次轉化。阮偉明「光之幽谷」系列就屬這單元,他拍攝美國羚羊峽谷,雖在洞窟內,卻展現無延伸的空間性,光成為他最終勾勒空間的畫筆,也是統合畫面的主宰,如他形容:「我用最大的景深,以達到畫面的抽象效果。」「完形」單元的作品影像觸發觀看者本能地找尋對稱視覺中心,感知重複堆疊的美感,展間中的空間裝置,如章光和「植物誌0.5」系列的〈莓果〉,能讓觀眾直接走入影像之中,沈浸於無限延伸的鏡像世界。「理性與感性」單元,特別將攝影作品與油畫及版畫作品並置展示。林添福的「煉石」系列,則詮釋台灣北海岸地形,他用鏡頭作畫,描摹它們的筆鋒走勢,像是層次分明色澤豐富,造型詭變的抽象油畫。林添福「煉石」系列作品。圖/藝術家授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物介質」單元則玩轉材質與創造影像的方式,許多作品以數位手法轉譯,或將街巷風景掃描後變形重現,或以類比手法介入暗房沖洗過程,藥水與顯影劑在相紙與底片上流動,呈現捨去鏡頭後的影像創造的可能性。 前一篇文章 「珊瑚」成首颱機率曝 北台灣這天轉涼 下一篇文章 高電價、租金補貼導致 房租指數再創新高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2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佛教音樂與儀式 聲音如何塑造宗教氛圍2025.08.2405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06北卡協會送暖 資助教師教學文具2025.08.2507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8【森活小學堂】噗通! 是誰跳進了生態池2025.08.2409昆士蘭佛光童軍團 慶祝成立7周年2025.08.2310【藝象空間】千年華彩 天目綻放傳世之光2025.08.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賴喊黨團改選 柯總召不保對等關稅不明朗 車市買氣急凍機器狗出任務 巡檢北市窄巷內閣改組 卓揆:本周完成大罷免挫敗 賴蔡合體喊團結童子賢:主流民意 就是挺核 作者其他文章楊麗花戲曲傳奇 9月再現經典繪本作家鄭明進 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故宮國寶首度東遊 玉鴨12月到蘭博故宮珍寶9月到捷克 秀東方神鬼傳奇從影68年 陳淑芳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禪草心韻音樂會 南管闡釋禪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