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使用3C時間過長 不利情緒發展 |2023.04.12 語音朗讀 11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師大團隊研究發現,情緒能力發展的敏感時期是在嬰幼兒階段,台灣孩童在1歲時就有約6成、2歲後更高達9成使用電子產品,且使用時間遠超衛福部建議,不利情緒發展。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國科會今(12)日發布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成果,根據台灣師範大學團隊研究發現,情緒能力發展的敏感時期是在嬰幼兒階段,台灣孩童在1歲時就有約6成、2歲後更高達9成使用電子產品,且使用時間遠超衛福部建議,不利情緒發展。國科會今天舉辦記者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與團隊,針對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進行成果發表。這次發表的內容分析幼兒在1至4歲時,由家長或主要照顧者所填寫的問卷資料,樣本數達6023名幼兒。張鑑如表示,華人重視智育發展和學業表現,情緒感受易被忽略,且許多人不知道,情緒能力發展的敏感時期為嬰幼兒階段;這一調查依據本土科學實證資料,找出長期影響嬰幼兒情緒發展的保護因子以及不利因子。張鑑如進一步指出,有些構面的情緒能力,會隨孩子年齡增長而逐漸成熟,比如基本的情緒表達(給他喜歡的東西,他會表現出高興或興奮),約90%幼兒在1歲時已接近發展成熟。不過,調查發現,部分情緒能力,比如情緒調節(被罵時會調整心情、心平氣和地接受),在幼兒4歲時,僅約30%可經常作到,可見這對幼兒來說較為困難。圖/Unsplash同時,調查指出,家庭環境是幼兒情緒能力發展的關鍵,家長正向回應(比如擁抱孩子)、多樣環境(帶孩子去圖書館、拜訪親友)、親職參與、親子共讀等,都具正面影響,屬於保護因子。然而,張鑑如指出,調查發現台灣家長的正向回應頻率,隨幼兒年齡增長有稍微減少或愈漸平緩趨勢,提供多樣環境和親子共讀也有待加強;超過26%的幼兒至4歲時,仍從未、或幾乎沒有親子共讀經驗,家長每天與孩子共讀的比例不到2成,遠低於國外的6成。至於對幼兒情緒發展的不利因子,張鑑如表示,台灣幼兒使用3C電子產品人數比例很高,1歲時即有約6成、2歲後超過9成,且使用時間長、2歲階段平均每天就逾1小時,遠超過衛福部建議的15分鐘內。調查指出,電子產品使用時間愈長,幼兒情緒能力發展愈不利,且這樣的關聯在幼兒1歲時即出現。圖/Unsplash張鑑如與團隊坦言,3C趨勢不可逆,但照顧者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或是善用3C產品進行親子共讀、運動等活動,多少可以緩解長時間使用3C帶來的負面效應。同時,張鑑如與團隊建議托嬰中心、幼兒園等機構,提供家長親職教育訊息與活動;政策方面,建議教育部、衛福部等相關部會合作,邀請接受福利補助的幼兒家長,參與情緒教育、親職教育課程。國科會自民國103年補助「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是華人地區第1個以幼兒發展為核心的大型調查。計畫於105年開始蒐集「3月齡」及「36月齡」2組具代表性的台灣幼兒樣本問卷資料,資料已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釋出,可提供相關人員使用,探索幼兒發展議題。 前一篇文章 MLB/大谷生涯第30勝達陣 連續34場上壘隊史第7 下一篇文章 中職/統一獅薪資談定99% 胡金龍獲得複數年約 熱門新聞 01【詩】一瞬2025.08.2102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3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4電子書飛躍成長 銷售占比達2成2025.08.2105宇宙暗物質2025.08.2106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32025.08.2108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2025.08.2109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10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 同慶印度獨立日2025.08.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機器狗出任務 巡檢北市窄巷內閣改組 卓揆:本周完成大罷免挫敗 賴蔡合體喊團結童子賢:主流民意 就是挺核台中市標售水湳土地打造科技宅聚落 R20聯開案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