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天為何沙塵多 專家:沙漠戈壁是主因

 |2023.04.11
1116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近10年沙塵總次數和沙塵暴次數實際已減少,但大面積沙漠和戈壁都是巨大且永久性的沙塵源,防沙治沙工作艱巨。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今年沙塵天氣頻繁,黃沙漫漫引起廣泛關注,專家說,近10年沙塵總次數和沙塵暴次數實際已減少,但大面積沙漠和戈壁都是巨大且永久性的沙塵源,防沙治沙工作艱巨。

新華網報導,繼前一波沙塵侵襲後,中國9日又再度受到沙塵天氣的影響,10日影響範圍擴至華北、東北及黃淮等地,大部地區為揚沙或浮塵天氣,內蒙古中西部有沙塵暴。

黃沙再次來襲,引起中國民眾對沙塵天氣的關注:這樣的天氣狀況是否正常?今年春天頻頻出現沙塵天氣原因有哪些?

報導引述數據說,中國全年超過7成的沙塵天氣出現在春季(3月至5月),其中最頻繁發生是4月,其次為3月和5月。

據表示,沙塵天氣的形成有3個主要條件:持久強勁的大風、沙塵源和低層大氣不穩定。

圖/中新社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長吳波分析,中國沙塵暴主要的境內源地集中在新疆南部、甘肅河西走廊、內蒙古中西部等沙漠地區,這些地區的植被恢復對於減少沙源區釋塵量、減輕沙塵暴的危害發揮了一定作用。

吳波表示,但是蒙古國南部的戈壁沙漠也是影響中國的重要沙塵源地,2022年蒙古國南部植被生長狀況與近年平均狀況相比偏差,沙塵源地植被覆蓋較差。

吳波指出,「這段時間,蒙古國和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偏少,春季前期氣溫明顯回暖,造成凍土層融化,地表沙土變得鬆散,加之春季北方地區大風高發,配合裸露的沙塵源地地表條件,形成頻繁的沙塵天氣」。

對於民眾關心中國沙塵天氣是否會愈來愈多一事,中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丁婷表示,2018至2022年間,中國北方平均沙塵總次數和沙塵暴次數都多於2013年至2017年平均數。

但從更長時間尺度來看,丁婷指出,本世紀前10年,沙塵總次數和沙塵暴次數均明顯多於近10年,這代表「現階段中國仍處在沙塵影響減少的大背景下,不能認為沙塵暴出現了明顯變多的趨勢」。

圖/中新社

據表示,中國仍有257.37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和168.78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特別是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始終是巨大且永久性的沙塵源,防沙治沙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要任務。

專家說,荒漠化防治無法一蹴可幾,未來仍需加強植被修復,減輕沙塵天氣發生的頻率和沙塵暴危害,同時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治理沙塵暴危害這一全球性問題。

吳波指出,蒙古國「種植十億棵樹」計畫啟動後,中國積極支持並與蒙古國展開防治荒漠化項目合作,「能更好幫助境外沙塵源地的植被恢復,減輕沙塵暴的危害」。

據澎湃新聞,今年以來,中國已出現8次沙塵天氣,9日以來的沙塵天氣達沙塵暴級別,為今年第二次沙塵暴,弱於3月19日至24日的強沙塵暴。

氣象預測顯示,在冷空氣與蒙古氣旋共同影響下,10至11日中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範圍將進一步擴展。預計13至14日,受冷空氣大風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華北等地還將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