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佛系小習慣 讓人自然變美

 |2023.03.30
769觀看次
字級
美好的容顏不但讓自己心情愉悅,也會讓身邊人感受到莊嚴、祥和的氣氛。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古往今來,人們對美的追求從未斷絕過。美好的容顏不但讓自己心情愉悅,也會讓身邊人感受到莊嚴、祥和的氣氛。

當然,這裡提到的美好容顏,絕不是通過醫美手段獲取的一張假臉,而是在如理如法地修心與改進過程中,自然在歲月的沉澱下,反映在容貌上的美。

心念的力量

一個人的外貌與他的內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數是內心思想的外在顯現。心中希聖求賢,有慈悲心、柔軟心,自然浮現聖賢的面貌,和善讓人心生歡喜;心如凶神惡煞,常起瞋恨,面容便如魔鬼羅剎一般的猙獰,叫人厭惡。

希望成為美麗的人,用美麗的心念來看待世間,你不但發現一切都變美了,連自己的外在也會愈來愈讓人歡喜。

說好話讚美

《佛光菜根譚》有云:「說好話,慈悲愛語如冬陽,鼓勵讚美,就像百花處處香。」

《楞嚴經》上也說:「宇宙萬物皆能聞覺知。」對水說好聽的言語,水結晶成漂亮的圖案;對水惡言惡語時,水結晶混亂無章,這是經過科學研究而證實。

善念能夠讓物質變得美好,而惡念則令物質變得醜陋。對別人多讚美,口出善言美語,自己也會愈發美麗。

圖/Pexels

多忍辱 不生氣

多忍辱,少生氣的人面部是舒展的。 《佛說罪福報應經》記載:「為人醜陋,喜瞋恚故。」說明長得醜陋的人,是由於時常生氣、怨恨之故。

「為人端正,顏色潔白,輝容第一。手體柔軟,口氣香潔。人見姿容,無不歡喜,視之無厭。從忍辱中來。」說明長得端正白淨,容光煥發,身手柔軟,人見人愛,令人觀看不厭的人,是修忍辱的結果。

觀想憶念佛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中,弟子向佛陀說:「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世尊那日因為憶佛、念佛,受到阿彌陀佛神力的加持,使他當日的相貌特別好看、莊嚴。

連已經無上莊嚴的佛陀在念佛時,都會得到諸佛加持而面目變得更為莊嚴,若是我們誠心憶佛、觀想佛,我們的面目怎麼會不變美好呢?

多於佛前獻花

《佛說罪福報應經》記載「為人醜黑,遮佛前光明故。」長得又醜又黑的緣故,是因遮住佛前的光明。由此可知,如果常獻花於佛前,莊嚴佛像,必得好相。

圖/資料照片

常懷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最美。感恩自己所獲得的一切,感恩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對所有一切常懷一顆感激的心,內心就時時綻放朵朵迷人的花兒。滿心芬芳的人,怎麼會不洋溢著如花一般的美麗呢?

常微笑

有人說,微笑是綻開在臉上的美麗的花。微笑的表情令人愉悅,使人感到親切。微笑不僅給人的外在美感,還在於微笑的表情所傳遞的信息,是一種怡人和美好的感情。

常把笑意帶在臉上,把善意傳達給所有人,完全不用任何成本卻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這可是最方便又有效的美容妙方。

美容不如美心   

星雲大師說,美容不如美心,真正的美人不在容貌的莊嚴,而在於心地善良、態度莊重、為人親切、對人友愛、待人和藹;一個人若具備這些善美特質,讓別人跟你相處時如沐春風,才是最美的人。

願您擁有美麗的容顏,日日心如明鏡,時時自在吉祥。

圖/Pexel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