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八腳床,孕育一世人

慧傳(佛光山都監院院長) |2008.05.11
3744觀看次
字級

李張壹老菩薩(1906~2008)享年112歲。一生護持佛教,1952年和丈夫李決和迎請星雲大師至宜蘭弘法,奠定佛光山的根基。1965年二女隨星雲大師出家,法號「慈莊」,是佛光山女眾堂大師兄。其後外孫慧龍法師、慧傳法師,丈夫慧和皆現出家相,三代人父親、女兒、外孫互稱師兄的傳奇故事,為佛教界所津津樂道。

一百十二壽無量
面帶微笑心安祥
功德圓滿福具足
端坐金台生蓮邦
──心定和尚
為李張壹老菩薩誦

◎慧傳(佛光山都監院院長)

2008年5月6日,您從醫院回到二舅家。當二舅把您輕輕放到陪伴您近百年的八腳床時,您全身頓時散發祥光,彷彿要用這柔和的光告訴大家──我即將要去往無量光的極樂世界。您在祥光中輕輕呼了三口氣──離開您所摯愛、也摯愛您的家人,安祥的神情一如那張透著歲月的光輝、沉穩且安靜的八腳床。

《雜寶藏經》裡說:「聖頂、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如果說臨命終時頭頂仍然溫熱,就表示往生聖道;那麼全身散發祥光,尤其頭部最亮的您,是否在向眾人印證只要終身「學佛、行佛」,在安祥捨報後,便能乘著慈光去往無量壽的彌陀淨土呢?

「八腳床」不僅僅是您的嫁粧,也孕育了家族的一世人;兒孫們總把它當成遊樂場,那雕琢的床邊三周環抱,就猶如您張開慈愛的雙臂一般,小小天地承載了您平凡中卻又不平凡的一世人,您一生孕育了子孫八十八人;李張壹老菩薩!我摯愛的外祖母啊!感恩您讓我成為那八十八分之一,並且在您的帶領下,讓我有幸能成為師父上人數千分之一的徒眾。

整理您的照片當下、家族齊聚誦念佛號,往事一一浮上心頭,想念您的音容笑貌、您的幽默風趣、您的奉行不渝、您的發心無礙珥珥說不會悲傷難過是假的,但我更願瀟灑揮別,以弘法度眾的方式來報答您;姑且說說您的小故事來懷念您珥珥

一切以佛教為重

阿嬤不但是一手送我入佛門的貴人,更早在我出生前,就一手主導我的出生。那年母親懷我,預產期是農曆2/19,恰好是觀世音菩薩聖誕,母親歡天喜地期盼生個「觀音子」,卻忘了2/19正是阿嬤要去雷音寺幫忙的大日子,出門前阿嬤交代母親:「今天觀音法會我很忙沒空,叫他慢一點出來。」我果然乖乖等到2/19子時,阿嬤忙完後才出生。或許是慈悲偉大的佛菩薩,為了彌補母親未能生個「觀音子」的遺憾吧!我的國曆生日恰好是4月8日(佛陀誕辰),由此觀之,阿嬤時時將師父上人「佛教第一,自己第二;常住第一,自己第二」之言奉為圭臬。

莊師父(慈莊法師─慧龍、慧傳法師的阿姨)悠悠想起五十年前,阿嬤在雷音寺發心作務的身影,一把小竹椅、一樁發心事,阿嬤一坐(做)成山,「入定」一整天。「她什麼都做啦!」莊師父回憶道:「只要沒人要做的,她都撿起來做,做一整天。」

1978年莊師父奉師命到美國籌建西來寺,阿嬤到美國探望,看見莊師父因不會開車而無法出門,便責怪她:「為何自己不學開車,還要等別人載?為常住做事,要發揮最大力量,千萬不能誤了常住的事。」莊師父慨然回憶著,「當時母親白天還一副怒目金剛像,晚上卻又成為呵護女兒的慈祥母親,西來寺有種很小的老鼠到處流竄,八九十歲的老母親知道我會怕,就拿了支小木棍爬上爬下敲打以驅趕老鼠。」此刻的莊師父眼眶似乎已泛起淚光。

外公(慧和法師)往生時,莊師父人在美國,我們再次見證阿嬤「常住第一,自己第二」的堅定信念,一再交代莊師父不用擔心、不要回來,更不可浪費常住的時間和金錢。也因為阿嬤的正見無私,使得常住全山大眾主動幫忙,將告別式辦得隆重且莊嚴。還記得當時在大悲殿為外公辦了一場三時繫念,由於子孫們不諳經文,跟不上進度而翻來翻去,反倒是不識字的阿嬤一個個去指點「現在念到這裡」、「現在念到那裡」可見阿嬤對經文位置早已滾瓜爛熟。

呷飽就是修行

阿嬤個性是豁達幽默的,有一年她在台北道場不小心跌倒,大家七嘴八舌的問:「究竟是怎麼跌的?」阿嬤反倒一派輕鬆地說:「我腳伸直直,就給他跌下去啦!」眾人經她這麼一說,全都笑了。我想阿嬤是怕大家為她擔心,反過來自我解嘲,不著痕跡地安慰大家吧!

常常有人問她,一生在雷音寺當義工,挑沒人願意做的來做、選沒人看見的時候做,非但信念不變,還培育出一家三代四位法師,她修行的信念究竟為何?每遇到這種「如何修行」的問題,阿嬤數十年如一日的標準答案「呷飽就是修行」眾人哈哈一笑之餘,不知能否體會箇中深意?正所謂:「吃飯時專心吃飯、平常心便是道啊!」

時下流行的耳機,在阿嬤慈心悲念關懷下,反成了令人捧腹的笑話──她瞧見年輕人一個個戴著耳機,總忍不住問:「他們耳朵都生病了嗎?唉!怎麼疼成那樣還包那麼大個黑包包?」等大家會過意時,不免是一陣笑聲。人家是「彩衣娛親」,阿嬤則是「彩親娛眾」。

反過來照顧晚輩

阿嬤從年輕就勤於勞動,教養九子、操持家務、照顧事業、寺院發心,不曾一刻稍閒,尤其心靈手巧的她,在日治時期食物有限的情況下,想方設法讓家裡的吃食不致匱乏,舉凡粿粽、醃品、小菜等等,都是她的法寶,因為利用配給麵粉變出一道道營養的麵食,所以有了後來家師非常讚賞的花捲。

雖然一世過得清苦,但也因此鍛鍊出硬朗的身子骨,九十歲那年跌倒住院,去醫院照顧她的阿姨們趁便也跟著檢查骨質,醫師笑稱阿嬤是九十歲的年紀、六十歲的骨頭;阿姨們卻是六十歲的年紀、九十歲的骨頭。

慧龍法師笑說有一次去韓國弘法,因為天雨路滑,他怕阿嬤跌倒而小心攙扶,沒想到阿嬤穩穩的,他自個兒卻摔個四腳朝天;這種事還不止一次,有一回家母陪阿嬤去美國,飯店chick in後,母女倆拿了行李就要回房,出電梯才發現必須換鑰匙,家母請阿嬤先在電梯口等她。沒想到家母換好鑰匙再回去時,卻不見阿嬤的人影,這下不得了,阿嬤丟了,飯店那麼大、阿嬤又不會講英語,急得家母召了全團四十幾人分頭去找。

眾人找了一段時間後,決定採用「地毯式搜索」,老老實實一樓一樓去找,找到原來的那一層樓,電梯門一開,乖乖!阿嬤就站在電梯口,行李一件不少。原來,是家母記錯樓層,把自己搞丟了,阿嬤可不曾丟掉,她個把鐘頭不動如山的在原地等,心裡明白必定出了什麼狀況,否則怎麼會換個鑰匙就需要「天長地久」?團員驚慌失措之餘,紛紛詢問阿嬤為何能有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處事態度?阿嬤回答:「是阮師父教的『定力』啦!」沒想到一場飯店驚魂記,反倒成為阿嬤宣揚弘法的好時機。

台語走世界

阿嬤出國的精彩史說不完,尤其是在國外發揮「國粹」,把台灣母語當做世界通行的語言。阿嬤由於高齡還經常出國,不單單搶了觀光地的鋒頭,自己也成了觀光「景點」,有一次過美國海關,原本看似精神不濟的海關人員,一見到如此高齡的人,馬上「被嚇醒」,快速核准後還不忘獻上注目禮,並且問阿嬤都是怎麼保養的?阿嬤聽隨行的人轉述後,大方回答海關人員:「阮攏呷菜啦!(吃素)」。

後來阿嬤因為高齡,出國必須要有健康檢查證明,但每次都能安全過關。外國人有的是熱情、有的是好奇,不論什麼原因、或什麼方式去跟阿嬤打招呼,阿嬤一律是合掌回應:「來阮宜蘭七投(玩)啦!」在不同國度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想應該絕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聽台語吧?那是出自一位來自台灣宜蘭平凡老人家的口裡,吐露出最親切慈藹的招呼聲。

美國啊!恁慧龍去叨位?

四年前的春節,佛光山舉辦花木奇石花藝展及大公雞花燈展,高齡108歲的阿嬤在二舅陪同下上山小住,我到麻竹園客堂跟她會合,二舅問阿嬤:「卡將卡將,慧傳您認得未?」只見阿嬤無甚表情。年事已高的她愈來愈不認得人,何況我法務纏身極少返家!

傍晚一行人帶她去素食動物園區逛逛,一路上遇到眾多的法師、義工菩薩們無不歡喜過來招呼問候,這是阿嬤結的善緣,佛光山無人不稱羨這位早年送女出家、後來送孫出家,最後還送夫出家的老人,但阿嬤仍然毫無表情,以前性格好與人為善的阿嬤,必然是笑臉一枚、問候一串來回報眾人的問候。

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在素食動物園觀賞鳥群及駱駝,眾人爭著拿牧草餵食,但駱駝卻特別和阿嬤投緣,只挑選阿嬤手中的牧草,剎那間,阿嬤有了反應,開始會打招呼了,且頻頻對法師合掌點頭,用過晚餐要從傳燈樓離去時,她突然開口問我:「美國啊!恁慧龍去叨位?」真是不可思議,阿嬤不記得則已,一記就記起兩個人──我和慧龍法師。

對年紀尚小即入佛門的慧龍法師,阿嬤總有一份「阿嬤疼孫」的不捨,慧龍常提起,阿嬤幾十年來每到佛光山看他,總會帶來他小時候愛吃的「麻佬」,口裡常絮絮唸叨著:「憨孫耶!這攏拿去呷」眼巴巴地望著他吃下去,阿嬤的表情是滿足、是不捨。

由於阿嬤的國語不輪轉,「慧傳」在她口裡似乎就變成了「飯糰」,可能老叫不好,再加上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在美國西來寺,阿嬤時而會問家人:「美國啊!有返來唔?」於是我就成了「美國啊」。

今歸極樂國

一百一十二年的歲月,說不完許多事、道不盡許多情,再多的文字、再好的文筆,寫不出足以代表阿嬤的文章,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就是我的外祖母──李張壹老菩薩的最佳寫照了。

阿嬤皈依星雲大師超過半世紀,是第一代的心字輩皈依弟子,法號「心德」,她出生於1906年農曆11月17日,剛好是阿彌陀佛誕辰;2008年5月6日安祥捨報,剛好在佛誕節火化,僅能以此偈來追思阿嬤──

心繫彌陀誕,化於世尊日;

德高一一二,今歸極樂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