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H3火箭首射失敗 推遲太空開發戰略

 |2023.03.07
1011觀看次
字級
日本國產最新主力運載火箭H3一號機,7日在眾所矚目下升空,最終以失敗作收。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國產最新主力運載火箭H3一號機今(7)日在眾所矚目下升空,不料最終以失敗作收,日本學者對此表示,日本太空開發戰略本身將會推遲,「影響極為重大」。

日本放送協會(NHK)、讀賣新聞及朝日新聞報導,H3火箭一號機今天上午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太空中心升空,因無法確認第二節火箭引擎點火,控制中心判斷火箭無法安全飛行,在發射約15分鐘後傳送自毀指令,發射任務宣告失敗。

負責H3火箭組裝等工作的三菱重工業,今天股價受H3火箭一號機發射失敗影響,從開盤的逾5100點一度跌到4900點。

● 日本過去火箭發射失敗案例

日本上一起國產火箭發射失敗案例,是2022年的小型火箭「愛普瑟隆固態燃料火箭」(Epsilon Launch Vehicle)6號機;如果以主力火箭H2A來看,上一例則是2003年的H2A火箭6號機。

回顧日本過去發送自毀指令的失敗案例,包括1999年H2火箭8號機因第一節火箭引擎故障,及2003年H2A火箭6號機第一節火箭兩側大型輔助火箭燃燒氣體外洩;最近一次則是2022年10月愛普瑟隆火箭,在發射後不久就出現姿態控制裝置異常。

這次H3火箭一號機可能是第二節火箭中的引擎出問題,第二節火箭引擎出狀況,過去在1998年發射H2火箭5號機時也曾於燃燒過程中熄火,造成運載的通訊廣播技術衛星無法進入預定軌道。

H3火箭一號機原訂2020年度要發射,但受新引擎研發不順等因素不斷延後,直到今年2月17日才決定發射。

不過2月17日在發射前的階段因為偵測到位於火箭第一節的裝置發生異常決定中止,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單位隨後查明原因並作修正。

日本火箭開發之路過去不斷遭遇各種失敗,不同原因都得費時採取相關對策,造成無法發射火箭的空窗期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這對希望擴大人造衛星發射訂單的日本政府與產業界來說衝擊甚大。

圖/美聯社

● 學者推測原因查明恐需多年

專長航太工學的東京理科大學教授米本浩一說,這次H3火箭一號機問題可能出現在第二節引擎本身,或是點火的電力系統,這次因為失去火箭本體,能獲得資訊有限,推測查明原因要花的時間可能以年為單位。

談到發射失敗帶來的影響,米本說日本太空開發戰略本身將會推遲,「影響極為重大」。

JAXA名譽教授的川泰宣認為任務失敗令人震驚,「沒有辦法立即想到可能原因,只能思考為極為罕見的失敗,或許須從與2月17日臨時中止發射問題有關的面向著手,從要打入全球火箭市場的角度來看,不及早找出發生原因,可能會喪失外界信賴」。

● 現場見證民眾難掩沮喪

鹿兒島縣種子島南種子町的長谷公園內,今天上午有不少民眾前往觀看H3火箭一號機發射,就在火箭上午10時37分升空時,現場民眾響起一片歡呼聲並鼓掌叫好。

但升空不久後公園廣播傳來已發送自毀指令,火箭發射失敗的訊息,不少民眾帶著沮喪神情返家。

跟家人一起從東京都前來的30多歲男性說,再次讓人感受到火箭要發射升空並不容易,「雖然可能被認為是失敗,但我覺得會成為好的經驗值,未來也會持續支持」。

圖/法新社

● 日本政府成立對策本部查明原因

H3火箭作為日本國產最新主力火箭,被定位為日本今後太空開發的一張「王牌」,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永岡桂子今天對發射失敗深感遺憾,「我對無法回應國民及相關人士等各界期待感到抱歉,會以文部科學省立場盡速查明原因、制訂對策,為回應外界對H3火箭的期待,將跟相關機構合作全力且迅速地因應」。

永岡說已指示在文部科學省成立對策本部,跟JAXA從專業角度迅速且徹底查明失敗原因。

JAXA理事長山川宏在記者會說,無法回應跟這次運載的衛星相關人士及多數民眾等的期待,「我要在此深深致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