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衛生局為改善原住民就醫健康不平等,向衛福部爭取原住民就醫交通補助費,讓偏鄉原民就醫不煩惱。圖/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本報花蓮訊】花蓮縣原住民人數占全縣人口29%,多住在中南區,但花蓮幅員遼闊,南北相距137.5公里,醫療資源及交通發展多集中於北區。花蓮縣衛生局向衛福部爭取原住民就醫交通補助費,今年有134萬元經費,盼補助交通費用方式,能減輕原住民負擔。
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2022年原民就醫交通補助,共服務1165人次,其中針對孕產婦產檢、生產就醫交通補助達613人次,占總補助人次的52%,較2021年產檢就醫補助457人次,增加156人次。
衛生局指出,透過持續宣導原住民孕產婦產檢就醫交通補助,提高孕產婦定時產檢的意願,進而及早發現高風險孕產婦,降低新生兒風險。
除了孕產婦產檢生產外,只要是居住在花蓮,因為轉診就醫、重大傷病就醫、緊急傷病就醫的原民鄉親、入住住宿式長照機構或參加各項預防保健檢查(成人健檢、長者健檢、癌症篩檢等),結果呈現異常須進一步轉診到醫院檢查等,都可申請交通費。
補助條件需要符合住家離就診醫院或入住機構達20公里以上、孕婦因產檢或生產就醫,住家離產檢醫療院所5至20公里以上,可由本人或家屬攜帶相關文件申請補助費,補助金額以距離醫院公里數區分,每次為600元至1000元,申請次數每人每年不超過10次,每季則不超過3次。
至於入住住宿式長照機構者,以每人每年2次為限,居住地離最近機構路程達20公里以上未滿40公里者,補助就醫交通費每人每次800元,40公里以上補助就醫交通費每人每次1600元。
衛生局提醒,今年原住民就醫交通補助費申請期間,為即日起至經費用使用完畢為止,相關申請資訊可上花蓮縣衛生局官網查詢或至當地衛生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