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成民眾對司改不滿 85%認檢方辦案受政治干擾

 |2023.03.02
795觀看次
字級
台灣公民人權聯盟今(2日)舉行「司法信心年度民意調查」記者會,公布對於台灣司法信心民調滿意度。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台灣公民人權聯盟今(2日)舉行「司法信心年度民意調查」記者會,公布對於台灣司法信心民調滿意度,對於當年總統蔡英文上任疾呼的司法改革,近5成民眾不滿意,僅有略超過3成的民眾覺得司法公正,且有8成5的民眾認為檢察官辦案有受到政治力影響,這也是國內首次針對檢察官進行民調。

這次民調係由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委託山水民意研究公司進行,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司法改革不滿意度達48.1%;認為台灣司法公正者僅34.9%;至於檢察官方面,有84.7%的民眾認為檢察官辦案時會受政治力影響,60.8%的民眾認為檢察官在辦案時會收受賄賂,67%的民眾認為檢察官在辦案過程中會濫用權力,69.7%的民眾認為僅憑檢察官一人就可決定起訴與否並不適當。

台灣公民人權籌備處理事長陳為祥認為,這次民調凸顯出民眾對於司法一直以來的質疑,更顯示現行檢察體系存在制度性和結構性的問題,種種因素導致司法改革不但遲不見效,甚至反向倒退,相信在2024總統大選中,讓民眾有感的司改政策將是有意大位者無可迴避的問題。

台灣公民人權聯盟舉行「司法信心年度民意調查」記者會。圖/台灣公民人權聯盟提供

監所關注小組理事長陳惠敏指出,民調中民眾對於檢察官的信任度高於法官,卻又認為檢察官最容易受到利益誘惑或政治影響,這種兩相矛盾的結果,顯示出民眾對於檢察官不信任又期待的心理。

台灣人權促進會前會長吳豪人表示,社會大眾常見的誤解,是把審、檢、警三者一併作為司法主體,但檢警其實是行政權,警牽涉刑事司法部分也很少。但即使是真正代表司法權的法官,也不是司法改革的主體,所以司改成效不彰,原因還是出在行政權,以及被行政權牽著鼻子走的立法權,司法改革其實就是政治改革,如果不懂法律的唯一目的就是保障人權,無論政治立場為何,基本上都將成為司法受害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