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荼毘處 大仙寺藏傳奇 江俊亮 |2023.02.23 語音朗讀 307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雄寶殿後方的〈大悲出相圖〉壁畫,為彩繪大師潘麗水的作品。圖/取自「台南旅遊網」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圓寂,在台南白河大仙寺荼毘(梵語:僧人火化)後,燒出無數舍利子;大仙寺是國家三級古蹟,仿日本奈良東大寺建造,為台灣罕見的中日混合風格佛寺,相傳當地是「仙人拋網」靈穴,處處充滿傳奇。白河大仙寺俗稱「舊巖」、「大仙巖」,為禪門臨濟宗佛寺,與關子嶺碧雲寺合稱「關嶺雲巖」,為南瀛八景之一;大仙寺設有荼毘場,在此荼毘的高僧,包括:星雲大師、惟覺老和尚、淨空法師、圓宗長老等。大雄寶殿供奉的阿彌陀佛像,於一九一六年迎自日本臨濟宗妙心寺。圖/記者江俊亮觀音像請不動 原地弘法度眾生根據大仙寺《大仙巖沿革》記載,大仙寺於清康熙四十年(一七○一年)由參徹禪師創建,相傳參徹禪師從中國大陸迎請觀世音菩薩來台,行經白河仙草埔時,將菩薩像放在一塊大石上休息,但要啟程時卻無法移動菩薩像,因此認定菩薩有意在此度化眾生,於是在原地結草庵弘法。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第二代住持鶴齡禪師獲信眾捐款建寺,始有寺院規模,並取名「大仙巖」;嘉慶十四年(一八○九年)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元配范夫人過世,王得祿擇定大仙巖靈穴安葬,為了厚葬夫人,王得祿特別出資將佛寺遷建到今大雄寶殿現址,並敬獻〈大發慈悲〉匾額。日治初期,台民以關子嶺為抗日據點,日軍圍剿時,大仙寺也遭波及,造成佛寺荒廢。直到日本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大仙巖管理人(台灣齋教龍華會長)廖炭為挽回寺運,在日本臨濟宗妙心寺的協助下,前往日本考察,返台後,以奈良東大寺為藍本,重建大雄寶殿,並創設大仙巖書房(仙草國小前身),翌年迎來京都妙心寺阿彌陀佛像,如今供奉在大殿上。大殿後方牆上有一幅〈大悲出相圖〉壁畫,出自「薪傳獎」藝師潘麗水之手,描繪〈大悲咒〉裡的諸佛菩薩法相;〈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除了「娑囉娑囉」一句,其餘八十三句各彩繪一尊菩薩,因此〈大悲出相圖〉共有八十三尊菩薩。〈大悲出相圖〉壁畫左右兩側,則為「薪傳獎」彩繪藝師李漢卿的作品;李漢卿被譽為由傳統廟宇彩繪走向佛教寺院彩繪的先行者,在大仙寺留下〈達摩祖師〉、〈鳥巢禪師〉、〈虎溪三笑〉、〈山居來客〉等作品。大仙寺仿日本奈良東大寺建造,為台灣罕見的中日混合風格佛寺。圖/取自「台南旅遊網」10年重建3殿 卡榫接合不用釘大仙寺還有一絕,即歷經十餘年重建,於二○一七年落成的三寶殿、準提殿、祖師殿,全由台灣檜木建成,光是支撐大殿的一百零八根檜木,每根直徑都有七十八公分,而且都以卡榫接合,不用一根釘子,令人叫絕。檜木佛殿,莊嚴肅穆。圖/人間社記者趙啟超祖師殿除了供奉達摩祖師,亦供奉大仙寺歷代祖師,東序有大仙寺第九代住持開參法師蠟像,只見法師頭戴斗笠、右手支著鋤頭,目光堅毅地注視前方,法相莊嚴,栩栩如生。開參法師生於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據說因誕生於高雄大岡山下的石洞內,因此俗名「石」,法師八歲出家,五十一歲晉山大仙寺,能經能文,一生作務,直到老年仍每日以鋤頭為伴、吃菜根裹腹,逍遙自在,為當代高僧。 前一篇文章 教界動態 下一篇文章 【全球佛光人緬懷星雲大師】傳揚正信佛法 曼城信眾悼念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2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9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10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紐西蘭北島一日禪 找回清淨本心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佛光山三好兒童英文營 小朋友開心說英文三好四給MVP之星 善行9學子獲獎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迎接世界鐵人三項決賽 南天寺入列宣傳地標 作者其他文章農會綠色照顧站 長輩愈活愈年輕台版合掌村 探索祕境退休校長玩風箏 登錄文資保存者朴子配天宮 贈嘉縣府復康巴士台南夜市吉祥物 夜奇鴨亮相井仔腳瓦盤鹽田 賞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