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讚頌會 3000僧信詠人間音緣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王淑芬、許貞慧大樹報導 |2023.02.21
2589觀看次
字級
超過3000名僧信參加​「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讚頌會」,誦持《金剛經》祈願大師乘願再來。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讚頌會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中)領眾誦持《金剛經》。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佛光山徒眾唱誦人間音緣,讚頌大師的一生。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王淑芬、許貞慧大樹報導】2月20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讚頌會」、農曆2月1日星雲大師出家紀念日,於佛光山萬壽園星雲大師真身舍利堂舉行。早上全山徒眾、各地信眾,在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的帶領下誦持《金剛經》;下午以佛教聖歌、人間音緣和朗讀文章讚頌開山祖師,透過線上直播,讓音聲傳遍佛光山5大洲道場,現場逾3000人參與。

星雲大師在〈真誠的告白〉提到:「有心對我懷念者,可以唱誦『人間音緣』的佛曲。」以佛曲讚頌大師,也是彰顯其一生倡導「人間佛教」示教利喜的精神;讚頌會由心保和尚主法,以〈佛光讚〉祝禱大師乘願倒駕慈航,普利人天皆吉祥,法水永流長。

誦持《心經》後,首先由佛光山的王子與公主──大慈育幼院院童帶來〈星雲頌〉、〈歌頌偉大的師公〉,「點點的星星,能擴大了人生;片片的雲,能象徵著自由」,大師曾說自己是顆小星星、是片浮雲,在浩瀚的星空都能仰望他的身影,雲水三千悠遊人間。

永恆星光 正法長存

接下來由佛光山徒眾獻唱〈雲湖之歌〉及大師視為座右銘的〈太虛大師50歲生日詩〉,其中,〈雲湖之歌〉詞曲優美,歌詞中流露出大師與祖庭深厚的情感,從大師對宜興地理位置的描述,讓人感受到即使雲湖煙雨朦朧,也不失人文薈萃的文明,歌頌〈雲湖之歌〉是對星雲大師精神的緬懷。

佛光山叢林學院以〈弘法者之歌〉、〈祈告十方──師父上人版〉的佛教聖歌,讚頌大師的一生,以人間佛教濟世度人,行三好、四給、五和的人生,祈願法幢不傾,正法長存,平安幸福照五洲。

心保和尚領眾恭讀〈佛光星公祈願文〉,祈請大師勿以弟子們為念,弟子們將遵從師父的咐囑,荷擔家業,傳承宗風;希望今日短暫告別,他日乘願再來,教化人間,廣度眾生,行菩薩道,再續法緣。〈讚師偈〉道出大師的「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師平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大師作詞的〈惜別歌〉,期望彼此珍重,不忘要把佛法興隆,弘法利生,闡揚宗風。

心保和尚開示時表示,大師心懷度眾慈悲願,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將佛法普遍人間;星雲大師說過:「我是佛」,鼓勵每個人都跟佛相應,佛法不是只有修行人才需要,每個人都需要慈悲、智慧、禪定、精進,當能深入佛法,就能從一般凡夫再提升、進步,圓滿與佛平等。

思惟法義 行佛所行

心保和尚勉勵大家,在追思、懷念大師的同時,更應記住星雲大師的種種教誨,如不忘初心、做己貴人等,隨時隨地思惟大師教導的法義;在懷念的當下,最重要的是將佛法實踐在人間,如同大師說的「行佛」,行佛所行,身心跟佛法相應,所想的都是佛法、所做的都是佛事,在這當中,可以感受到大師無所不在。

讚頌會圓滿後,大家仍然不捨離去,於舍利堂內禮拜,對大師有著無限的緬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