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再爆自虐挑戰 法國啟動調查

 |2023.02.14
918觀看次
字級
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TikTok近日又吹歪風,這次是自虐的「傷痕挑戰」,青少年以特定手勢在臉上留下一條條長又紅的傷痕。法國參議院通過提案,將由委員會調查TikTok的各項爭議。

中國影音分享平台TikTok在法國爭議再起,一個多星期以來,愈來愈多青少年發布用力捏臉,好在自己臉頰上留下一條條長型暗紅印記的短片,這些危險且具爭議性的影片在學生間瘋傳,累積上百萬觀看次數。

《巴黎人報》(Le Parisien)12日報導,這些以「傷痕」(cicatrice)挑戰為名的自虐影片還搭配特定手勢,必須捏臉頰使臉部出現紅腫、瘀青,甚至還有教學示範。

國二生塞爾瑪(Selma)向《巴黎人報》坦言,她上周已挑戰過,「一開始有點痛,還腫起來,還好之後就不痛了,但痕跡4天才退,我跟爸媽說是被撞到,不然會挨罵」。

也有青少年不參與這場流行,女學生艾比(Abi)表示,我覺得這挑戰有點奇怪,TikTok上有個男生弄得滿臉是傷,實在不好看。

拉飛爾(Raphaël)也說:「傷痕挑戰很遜,會痛。我皮膚現在的樣子很好,無論如何,TikTok的流行來得快去得也快。」

幾乎同一時間,法國國會也將對TikTok採取行動。參議院法制委員會與主席會議,9日通過跨黨派黨團提出名為「社交媒體TikTok使用、資料濫用與影響策略」的調查提案,將由19名參議員組成的委員會自3月起對TikTok進行長達6個月的深入調查。

參議員指出調查動機來自於歐美媒體與規範機構,多次對TikTok引發爭議表達關切;此外,還有假消息、政治宣傳、系統審核等議題。

提案動機上寫道,「釐清控訴的真實性顯得尤為重要」,指出這些困難點在Snapchat、推特(Twitter)等媒體上也有,不過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的中國背景「使困難程度倍增」。

根據BFM電視台(BFMTV)觀察,這些展示自己製造傷痕的影片不僅有上百萬次觀看,而且還被TikTok演算法推薦,只要使用者在搜尋處輸入字母ci,TikTok就會出現關鍵字「臉頰上的傷痕」,並推薦兩支邀請大家參與挑戰的影片。

高中生瑞恩(Rayane)告訴BFM電視台,「所有人都會開始嘗試、累積觀看...這就是TikTok」。

大量散布的相關影片和TikTok的承諾完全相反。TikTok在官網上自稱禁止煽動自虐的內容;然而英國非營利組織「對抗網路仇恨中心」(Center for Countering Digital Hate)2022年12月底公布的研究報告則表示,TikTok不斷推薦與自虐、飲食失調有關的內容。

多位皮膚病學專家向媒體表示,這樣無意義的舉動是有危險的,因為有可能造成血管瘤,無法自行消退,甚至需要透過雷射去除。

儘管如此,TikTok仍向BFM電視台表示,不認為影片有違背使用條款,因此不會撤下煽動年輕人製造臉部表皮傷的影片。

電視台「科技與企業」節目副總編葛拉布里(Raphaël Grably)今(14)日受訪表示,監管單位完全有能力管理TikTok,「如歐盟揚言予以制裁;法國參議院也正要調查。我們也可以禁止TikTok,如美國現正討論的,說不定法國也會討論;或向TikTok施壓,要求增加審查人力」。

TikTok目前是西方國家中最受青少年族群歡迎的平台。據家長監護軟體製造商Qustodio調查,4到18歲孩童每天平均花費2小時在TikTok上。TikTok也因中國政府勢力介入與個人資料蒐集風險而遭到美國、法國與歐盟嚴格關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