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溪南國中學生去年參加國際奧林匹亞機器人大賽,在「機器人運動」項目獲得冠軍。圖/溪南國中提供
寒假期間,台中市溪南國中機器人社團總教練胡啟有(中),帶著學生們練習備戰。圖/趙容萱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烏日區溪南國中為不山不市的偏遠學校,周邊盡是稻田,學生無處去,全加入學校社團,7年來,學校帶領學生在簡易鋪設的教室裡,為機器人大賽反覆練習逾百次,征戰國內外大小賽事,拚出一座座冠軍,翻轉偏遠教育。
溪南國中距台中烏日市區車程約半小時,其實更接近彰化縣芬園、南投縣草屯。溪南國中校長張倉漢說,近200人學生,因人數少,社團多發展西洋劍、空氣槍、跑步、游泳等單人項目,僅機器人社團是打團隊戰。
機器人團隊7年來多次代表台灣出國參賽,征戰WRO國際奧林匹亞機器人大賽、FLL世界機器人大賽等,去年底在德國多特蒙德國際奧林匹亞機器人大賽,奪得「機器人運動」(Robo Sports)、「未來工程師」(Future Engineers)雙料冠軍。
電腦課打底 小校組大軍
走進機器人社團教室,從走廊延伸到教室,堆著七拼八湊的機器人設備,還有學生研發的大貨車AI辨識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智慧矩陣式追風風力發電儲能系統等。寒假期間,近20名學生、教練和小老師擠在大教室內練習,另一間教室有學生準備不同賽事。
機器人社團的靈魂人物、總教練胡啟有說,7年前調到溪南國中,想透過學校力量發展機器人社團,翻轉偏遠教育,獲校方支持,爭取經費買設備,仰賴教育基金會長期協助,開設假日技藝課程支援,還有各界協助出國經費,讓社團學生可以成軍,參與世界賽。
很多人好奇,小校如何組織機器人大軍?胡啟有說,機器人社團專攻電腦控制,例如AI人工智慧,電控、機械整合,搭配學校課程擴充,他是學校的電腦課老師,全校學生電腦課學寫程式打底,二年級要學物聯網控制,讓靠學生搜尋資料,寫好程式測試逾百遍,考驗學生毅力與耐力。
長期投入 校友傳承經驗
胡啟有指出,學生少,社團招募不易,有意願學生全進來長期作戰,「一個都不能少」:他和教練只有過年休幾天,做不完的還要帶回家處理,雖累出病痛,但大家都堅持下去,盼能翻轉教育。
雖然辛苦,但胡啟有最感欣慰的是社團有良好傳統,就是畢業校友返回母校經驗傳承,他指著世界冠軍海報中的「男主角」說,社團教練邱浚源就是其一,曾有學生因此啟發興趣,棄台中女中就讀台中高工圖文傳播科,還有兄妹因此就讀台中高工,經特殊選材考上成功大學,他們都常返校當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