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當局10日表示,3月起將把原油的每日產量減少50萬桶,以報復西方國家的制裁,國際原油價格應聲上漲逾2%。
俄方獨自決定 未與油國磋商
俄國宣布的減產規模約占1月產量的5%。自從歐盟和七大工業國集團(G7)4日實施俄油價格上限後,克里姆林宮已不斷暗示將實施相關舉措,使已習慣應付歐盟禁止俄國海運原油的油市,再度陷入動盪。布蘭特原油10日盤中跳漲2.1%至每桶86.3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也大漲2%至近80美元,之後漲幅收斂,但本周周線仍將收紅。在本周之前,布蘭特原油自1月中來下跌9%,有助於緩解通膨疑慮。
另一方面,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俄羅斯將在3月將石油產量每日減少50萬桶,相當於總產量5%。諾瓦克說,俄羅斯決定不向直接或間接支持對俄石油限價的經濟體出售石油。
外媒報導指出,俄羅斯沒有就其 3 月份的石油減產計畫與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進行磋商,這是一個「獨立」的決定。另有報導,克里姆林宮10日表示,俄羅斯已與 OPEC + 的部分成員就其 3 月每天減產 50 萬桶的決定進行會談。在做出決定之前,俄羅斯沒有與 OPEC + 進行正式磋商。
諾瓦克聲明:「俄羅斯認為,對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價格設定上限是對市場關係的干預,是西方集體破壞性能源政策的延伸。眼下俄羅斯能夠向海外市場出售石油,但不會遵守西方國家的限價措施」。
諾瓦克說:「減產石油將有助於恢復市場關係。在做出進一步決定時,我們將根據當前市場情況行事。」
專家分析 總量不高影響有限
儘管俄國宣布下月將減產,但以沙國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10日稍後表示,將維持現有的產量計畫,不會為此增產。
俄羅斯減產消息刺激國際油價上升,但有分析指出此次減產總量相對較小,對能源市場影響有限。有評論認為,假如俄羅斯減產石油對國際油價沒大影響,不但無法藉此報復西方,還影響自身的收益。
前白宮官員、Rapidan能源集團總裁麥克納利說,自從歐盟實施石油進口禁令和價格上限以來,多數觀察家預期俄國的產能將縮減,而莫斯科這麼做,是為了要讓減產看起來像是一項自主的決策。
莫斯科近幾個月的原油收益已下滑,主因布蘭特原油自2022年6月以來每桶已下跌約40美元。歐盟的進口禁令和G7實施價格上限,已迫使俄國找尋新市場和替代運輸管道,並且擴大俄國烏拉爾原油對國際大盤布蘭特原油的折價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