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浴的作用原理,分為整體作用及局部作用。整體作用為將中草藥經過煎煮以後,透過皮膚及穴位的吸收,進入人體血液循環系統,進而調整各臟器(肝、心、脾、肺、腎)的功能增加,達到自我保健的目的。局部作用為將中草藥經過煎煮以後,使身體透過局部組織,來預防或治療疾病的產生。
藥浴療護屬於中藥的外治法之一,不用口服,可以避免口服藥物後,經過肝腎的代謝而產生對身體的副作用。但老年人、孕婦及幼兒要謹慎使用藥浴療法。
一、 皮膚搔癢症狀緩解方( 溼疹、蕁麻疹等);
(一)配方:艾葉一兩、地膚子五錢、防風二兩、大黃一兩、薄荷三兩、黃柏二兩、金銀花五錢。
(二)方法:將上列用藥搗碎加清水兩千西西,煮沸七分鐘後,將液體倒入腳盆中,患者將兩足浸在腳盆內(以不燙傷為原則),待身體有微出汗時立即將腳足擦乾,避免吹風。一天可以多次浸泡(每次浸泡時,水溫以攝氏四十至四十五度為佳,每次十分鐘,但以不燙傷為準)。
二、皮膚粗躁症狀緩解方;
(一)配方:王不留行一兩、紅花五錢、明礬三錢、白芷一兩、白附子五錢,及防風五錢。
(二)方法:將配方搗碎後加清水二千西西,煮沸十分鐘,其後步驟則同上述皮膚搔癢症狀緩解方。(完)
(作者為台北護理學院中西醫結合護研所副教授 劉本富。諮詢網站:oriwealth@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