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進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權數修訂,2023年起7大基本分類中,權數上升有4類,包括食物、衣著、居住、醫藥保健類;權數下降是交通及通訊、教養娛樂、雜項類。其中以食物類權數占25.4%居首,居住類占24.2%次之,將於2月9日發布的1月CPI,即以新的權數計算方式呈現。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此次權數增加最多的是食物類增1.7個百分點,主因外食費支出增加,其次是居住類增1.5個百分點,主因住宅租金(含自有住宅設算)支出增加。居住類中的房租權數,也由原本14.6%提高到15.6%。
近年台灣房價高漲,央行一位鷹派理事直言,台灣看似相對其他國家溫和的通膨,是因政策性管制(電價調整)及低估房租所致,核心物價不會快速下降。
對此,主計總處官員表示,CPI項目權數更新,主依前2年國民所得家庭消費支出結構改編,向有一定審核機制,以反映國內消費型態及經濟結構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