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黃金鐘樓,鐘聲令人驚喜又熟悉。圖/范廣元
清萊路牌的泰英中三語標示。圖/范廣元
文/范廣元
這天自清邁搭巴士來到清萊,甫下車就驚喜發現,路牌除了泰文、英文,還多了簡體中文標示。
以地理位置來說,清萊府位於泰國最北端,邊境跟緬甸及寮國接壤,再過去不遠就是雲南;以歷史背景來說,山區美斯樂是93軍團官兵與家族後代的生活區。
怪不得在清萊中文能見度較高,在街頭散步閒逛,也多了分安心感。
來到市中心金光閃閃的六線大道「班巴干路」,馬路中間分隔島的圍欄和成排路燈,全都是金色的,充滿曲線設計,還有愛心造型和上翹尖頂,自顧自的狂妄張揚,很有奇趣。
行至與「七頭路」相交的路口圓環,中間就是著名的地標鐘樓。這座鐘樓建於2008年,由設計清萊著名「白廟」的藝術家所打造,繁複華麗的圖樣,魔幻浮誇又帶點佛教色彩,每個角度都令人看得目眩神迷。
傍晚時分,太陽斜射鐘樓發出燦燦金光。忽然聽到整點鐘聲,「噹噹噹噹~噹噹噹噹~」這旋律再熟悉不過,讓身在泰北邊境城市的我,一時間彷彿回到兒時的故鄉。
我忍不住會心一笑。因為怎麼也想不到,在遙遠的泰北清萊小鎮,這街頭的報時鐘聲,竟然和台灣中小學校園的下課鐘聲,旋律一模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