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神明聯誼會∕國寶級文化資產匯演 成就「五和」核心價值

 |2022.12.25
25846觀看次
字級
「2022世界神明聯誼會」12月25日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重磅登場,超過800間宮廟,逾3000尊神明,10萬人香客再度齊聚高雄。圖/人間社記者趙啟超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大樹報導】「2022世界神明聯誼會」12月25日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重磅登場,本著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的緣起理念,從2011年至今,已舉辦第11年、第12次,在高雄市政府、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大力支持,和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共同主辦,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協辦,廣邀各路神明與護法神祇,超過800間宮廟,逾3000尊神明,10萬人香客再度齊聚高雄,並舉行星雲大師2023年新春賀辭「仁和安康‧富樂吉祥」祈福法會。

星雲大師說過,「不管什麼宗教,所謂信仰都是代表自己的心,儘管人不同,信仰的對象不同。其實,人心要有信仰,這是都一樣的」,並落實宗教間「共尊、共享、共榮」精神,希望民眾透過宗教融和、文化展演與文創市集,近距離感受傳統工藝之美,以及各宗教間彼此圓融無礙,異中求同、包容尊重的核心價值。

力行福德宮今年是第10次參加「2022世界神明聯誼會」,結合創意與巧思的力行福德宮,由3尊變形金剛帶著親善大使團與行動版土地公三輪車,緩緩走向成佛大道,吸引眾人目光。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甫參加就職典禮後,立即奔赴此盛會的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說,12年前在星雲大師與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榮譽總會長王金平共同努力下,成立「世界神明聯誼會」,造就今日盛況,讓民眾更了解寺廟的信仰內涵,人與神的感情羈絆。同時特別感謝各宗教團體,在疫情期間舉辦消災祈福法會,讓人民身心得到慰藉,期許來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圖/人間社記者趙啟超

主辦單位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盡地主之誼,歡迎大家回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並問大家「今日歡喜嗎」,因為只要大家歡喜,人天就歡喜。

心保和尚表示宗教融合的盛會,自己也要與心融合,星雲大師提倡的「五和」思想,以「和諧」最為重要;透過宗教間聯誼,學習提升信仰層面,在宮廟的美學、藝術、文化推廣,進而安住每個人身心,祝福大家「仁和安康‧富樂吉祥」,一切順利。

心保和尚表示,宗教融合的盛會,自己也要與心融合,並祝福大家「仁和安康‧富樂吉祥」,一切順利。圖/人間社記者趙啟超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表示,寺廟是民眾信仰、集會中心,也是許多優秀建築師、工藝師的大作之處,亦是宗教、工藝博物館;宗教慶典祈福法會,集結表演團體,寺廟不只是間博物館,也是文化表演中心。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今日集合國寶級有形和無形文化資產的「人間國寶」與團隊,是人與神的「交陪」,更是呼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精神,宗教不應只存在寺廟,文化藝術也不能只存放殿堂或博物館,應回歸人間與民眾親近。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榮譽總會長王金平提及,當年星雲大師要他籌組神明聯誼會,唯一重點就是希望全世界主要宗教,能夠互相交流、尊重、包容,能達到「五和」的世界,再看到星雲大師著作高瞻遠矚,令人讚歎。

王金平表示,大家以虔誠心來成就今日的殊勝莊嚴,希望大家能多閱讀大師書籍,多去奉行實踐,就能早日達到世界和平的願心,與此同時,中華傳統宗教總會亦頒發感謝狀於指導單位: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陳濟民,協辦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仁吉,以及護持世界神明聯誼會護法信徒等代表接受。

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配合世界神明聯誼會舉辦,佛館結合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共同舉辦「寺廟就是一座工藝博物館」特展開幕式,策展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仁吉表示,「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形容,可以知道寺廟在台灣的普遍性,寺廟文化早已經深深地融入人們生活之中,寺廟工藝成為人們的美學藝術,寺廟「慈悲、包容、不排他」,成就今日神明聯誼活動,也希望宮廟代表可以給「工藝人」機會,讓宮廟能變成一座生態博物館,遍布每個角落。

圖/人間社記者趙啟超

曾榮獲登錄文化資產項目的保存團體,在文化資產局推薦下,於萬人照相台前展演,亮點之一的陣頭表演,有「淡水南北軒」以傳續北管戲曲,重振北管民間活力為傳承,帶來〈出陣頭、打北管:鬧熱滾滾逗陣來〉曲目,演奏出台灣獨有傳統交響樂。

「鎮狩宮吳敬堂藝陣社」帶來精采〈鎮狩宮什家將〉,華麗的陣勢變幻,搭配講究的服飾、特殊的臉譜,堪稱藝陣精髓,顛覆人們對八家將傳統民俗文化既定印象。

「鎮狩宮吳敬堂藝陣社」帶來精采〈鎮狩宮什家將〉。圖/人間社記者彭日清

傳統宮廟的表演精采絕倫,「北港德義堂龍鳳獅表演藝術工坊」第五代傳人吳登興,帶領表演〈獅藝之龍鳳獅〉,為北港朝天宮媽祖廟遶境重要藝陣之一;「台東縣紅葉板達腊文化樂團」以傳承與永續,留存文化為目標,演出〈布農族Pasibutbut儀式音樂〉呈現出原住民特色,亦顯示宗教融合中的種族平等、同體共生。

與宮廟文化因緣甚深的歌仔戲,則是於菩提廣場邀請「明華園黃字戲劇團」,再度盛情演出沉香救母的戲碼《妙善神仙孝子》,為這場宗教嘉年華活動帶來豐富演出。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下午各宮廟、宗教代表,一同舉行「仁和安康‧富樂吉祥」祈福法會,由心保和尚帶領恭讀〈為神明護法信者祈願文〉。

心保和尚表示,再次感謝大家發心回來,星雲大師曾說過「十方來,十方去,共結十方緣」,今日大家來結個好因好緣,有好因好緣,世界就愈來越寬,法界愈來愈廣,走到任何地方都能更自在,祈福法會禮成,神明起駕回鑾,圓滿一時千載,千載一時「眾神」共赴靈山盛會的人天歡喜。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