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重症與死亡高峰 專家:大陸有必要監控疫情

 |2022.12.16
791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近日染疫情況持續飆升,有專家認為應該監控數據防止壓倒醫療系統。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自14日取消無症狀感染者數據後,大陸衛健委每日通報的疫情數據,已經不再是外界衡量中國大陸疫情程度的重要參考指標。有病毒學家認為,大陸官方還是要監控疫情數據,以避免重症與死亡高峰,進一步壓倒醫療系統。

據澎湃新聞報導,德國埃森大學病毒所教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客座研究員陸蒙吉認為,新冠疫情的特殊性在於,從感染到發生重症、死亡有一個時間差。等到發生重症和死亡人數很多的時候,已經晚了,「重症和死亡波在兩個星期內會直線上升」。

陸蒙吉提到,應該要通過檢測感染的數字增加,預測後面會不會出現重症和死亡。在感染數值達一定量的時候,必須從不同層次進行嚴格控制,特別是控制公共場所的人流,才能避免重症和死亡高峰的出現。

其背後的原因在於,重症和死亡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而是警戒線在什麼地方,這要通過新增病例來設置,主要防止壓倒醫療系統的超額病例的出現」。

針對目前中國大陸熱議的醫護人員感染是否還要上班,陸蒙吉表示,陽性的醫生只要在身體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繼續為陽性病人進行服務。目前大家最擔心的一點就是,有沒有足夠的醫生來參與醫療服務,這主要就是缺勤率。

他以德國經驗分享稱,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德國缺勤率是8%,「因為這邊醫生比較多,所以8%可以承受」。而他估計中國大陸目前缺勤率在10%左右,「但是假如說是陽性醫生繼續參與服務的話,可能缺勤率會低一些」。

陸蒙吉直言,現在中國大陸缺乏數據。他示警稱,現在不能不做監控。「在最關鍵的時刻,我認為不做的話,後面造成的影響,可能最終就讓我們走回頭路,是非常痛苦的」。

據大陸衛健委通報,16日新增本土病例2,091例,然而真正的染疫人數恐怕遠高過這個數字。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16日宣布自己染疫訊息時,表示周圍的人「大部分都染上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