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老師李強(前排左二)擔任華江高中棒球教練達二十二年。圖/李強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台北市立華江高中老師李強具有雙重身分,平時執教鞭教導學生國文、下課後則拿起球棒,擔任學校棒球社團指導教練,一帶就是二十二年,不僅自掏腰包添購球具、犧牲假日休息時間,二十二年如一日,今年獲得黑豹旗青棒賽大會頒發「黑豹獎」,感謝他對棒球長期支持與無私奉獻。
李強堪稱校內最熱血國文老師,他在大學時期打球失誤時,常氣憤地將椅子砸到休息室外,直到自己當教練後,看見學生在場上同樣發生失誤後,才體悟當時教練的心情,也因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當年的影子,希望能陪著球隊直到退休的那一天。
少年時代 渴望加入棒球隊
小時候住在舊台北市立棒球場附近,在少棒盛行的年代,李強多次進場看球,默默地埋下熱愛棒球的種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希望有機會加入棒球隊,考上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後,才圓了兒時以來的棒球夢。
為了打棒球,李強在報考大學時刻意選擇有球隊及球場的學校,考上清大中文系是夢寐以求的結果。靠著對棒球的熱愛,苦練再苦練,以大三學弟身分,在碩博士學長的競爭中取得先發位置,這段奮鬥過程,轉化成日後擔任教練的養分。
李強畢業後輾轉到華江高中任教,在學生邀請下建立棒球社,「小時候想打棒球,但找不到人指導。像我這樣的學生一定很多,就一口答應當教練,希望能貢獻一點小小心力,讓學生們有機會馳騁在紅土場上」。
教棒球與國文 驗證成果不同
李強認為,教棒球跟教國文沒有不一樣,只是驗證成果的不同。但帶球隊必須要想方設法,在比賽前做出最充足的投打練習、團隊默契,讓每位球員都能臨場發揮實力,設法在場上贏球。
李強說:「我抱持著球員能認真練習、並贏得比賽的想法,陪著他們練習。畢竟出門比賽沒有人會想輸球,對我來說,揮灑汗水努力付出後的勝果,才是快樂打球,在日後回想起高中時光,才會有成就及感動。」
李強覺得,每一年進來的學生都不同,看他們從不會投打跑傳接,到畢業以後各自成為球隊主力,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三年一到又換一批人重新來過,不斷面對挑戰,也是一大樂趣。
想贏球的精神 絕對是不輸人
雖然乙組社團球員不如甲組球員的實力,但想贏球、不服輸的精神絕對不輸人,也有不少他指導過的球員,透過運動績優生入學管道,繼續升學到成大、交大,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情感,油然而生。
去年頂著交大學霸稱號,參加職棒選秀會落選的左投楊承燁,就是李強帶出來的學生,他說:「當教練這麼久,雖然知道打職棒難度很高,心裡還是會期待有學生可以突破,那種期待,是我持續帶隊下去的另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