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前10月獲利5585億元 重摔逾3成

 |2022.12.06
1310觀看次
字級
受美元雙率雙升、股債崩跌、防疫險理賠潮等三大利空罩頂,金融業獲利衰退幅度擴大。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受美元雙率雙升、股債崩跌、防疫險理賠潮等三大利空罩頂,金融業獲利衰退幅度擴大。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前10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5585.2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減32.6%,以受股債投資損失、防疫險的保險業獲利重摔六成最慘,虧損加大。

即便11月股債市回穩、台幣單月又暴升4%,但各銀行一般慣例會在年底增提呆帳準備金,全年獲利是否衝破6,500億元大關,備受市場矚目。

金融三業從2019年開始,獲利就衝破6,000億元,直到2021年攀升到9,366億元的史上顛峰,但今年則逆風大降,一旦失守6,300億元恐下探四年來低點。

金管會公布金融業2022年前10月獲利,三大金融業中,銀行業獲利3,479.1億元、年增11%,證券期貨投信業賺530.1億元、年減55%,保險業賺1,576億元、年減60.3%,證券與保險業衰退幅度擴大,僅剩銀行業「一枝獨秀」。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銀行業今年前十月獲利持穩,主因是受惠升息及放款成長,推升銀行淨利息收益所致。

據統計,本國銀行、外銀、在台陸銀、信合社等四大銀行業別中,以本國銀行和信合社前十月獲利年增各11.4%及15.1%年增最大,主因是銀行淨利息收益增加。

童政彰說,國銀獲利三支柱中,前十月利息淨收益達5001.9億元、年增16.8%或近720億元,增幅最大,手續費收益和投資收益各降到1575.8億元及933.7億元,各年減5.4%及6.5%,顯示國銀今年獲利全受升息潮所貢獻。

券商受台股量縮價跌,經紀收入大減、自營也出現虧損,投信業也因管理規模大降使基金管理費收入減少,導致今年前十月獲利全陷入衰退,僅期貨業受惠銀行調升存款利率、增加保證金利息收入而轉虧為盈。

據統計,今年前10月券商賺367.74億元,投信業賺115.5億元,年減各為63.4%、11.8%,期貨業賺46.85億元,年增15.4%,其中以券商衰退逾6成最大,合計3大業稅前盈餘530.1億元、年減55%。

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說,券商前10月獲利衰退,是因台股量縮價跌,導致券商自營虧損、經紀收入也大減;期貨商轉虧為盈則因銀行存款利率調升,自有資金和保證金收入增加,投信業則是因資產管理規模今年大降3,200億元到4.55兆元,導致基金管理費收入減少。

保險業今年前十月獲利1,576億元、年減60.3%,衰退幅度持續擴大,其中壽險業因淨投資損益年減5.5%(或605億元)到1兆413億元,導致壽險業稅前盈餘年衰22%到2,914億元,產險業則因防疫保單承保損失,虧損擴大到1338億元、年減7.25倍最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