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媒轉風向 強調疫情病毒致病力低 |2022.12.01 語音朗讀 9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人民日報1日刊載「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一文,羅列優化防控20條措施問與答。示意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多地掀起新冠嚴苛防疫抗議聲浪,官媒談論防疫工作強硬語調有所趨緩,重點轉為強調病毒變異株致病力減弱、建議老年人盡速接種疫苗,呼應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人民日報1日刊載「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一文,羅列優化防控20條措施問與答。該文開頭強調,這些問與答是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解讀,包括病毒變異株毒力減弱、疫苗有較好預防重症效果等。示意圖/unsplash文章說明,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新冠變異Omicron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國外研究表明,Omicron變異株引起重症和死亡比率明顯低於原始株和其相關變異株。有基礎性疾病、高齡和未接種疫苗人群倘若感染Omicron變異株,仍有一定比率出現重症。文章著重老年人盡快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文章提到,60歲以上老年人是感染後引發重症危險群體;有基礎性疾病患者,感染後引發重症風險更高。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特別是老年人盡快接種。現有疫苗對降低重症和死亡機率仍有較好效果。文章回應封控帶來民眾焦慮情緒等問題。文章指出,近期群眾反映問題不是針對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簡單化、層層加碼、一刀切,各地要根據檢測、疫調結果精準判定風險區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示意圖/unsplash人民日報在11月份16度發出疫情防控相關文章,前15篇主軸圍繞動態清零不動搖;第16篇、11月30日所刊文章則轉為感性訴求,「14億多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肩並肩、心連心,就沒有戰勝不了的風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1月30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她指出,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先後印發9版防控方案、20條優化措施,以應對疫情不確定性。孫春蘭說,隨著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疫苗接種普及、防控經驗積累,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防控政策持續優化,要加強全人群特別是老年人免疫接種、加快治療藥物和醫療資源準備。 前一篇文章 聯準會給好消息 稱最快12月放緩升息腳步 下一篇文章 日本自民黨萩生田光一將訪台 可能拜會蔡總統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父親的山水2025.10.3103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2025.10.3104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5印尼佛教大學教職員 佛光山佛學院培訓 2025.10.3106【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2025.10.3107【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8【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9社論--新台幣改版2025.10.3110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曼達尼有望當選紐約市長 民主黨憂左傾習會俄總理:把合作蛋糕做好颱風「海鷗」襲菲 26死機器人彈琴阿富汗北部6.3強震 逾20死530傷英列車驚傳歹徒砍人 9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