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媒轉風向 強調疫情病毒致病力低

 |2022.12.01
987觀看次
字級
人民日報1日刊載「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一文,羅列優化防控20條措施問與答。示意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多地掀起新冠嚴苛防疫抗議聲浪,官媒談論防疫工作強硬語調有所趨緩,重點轉為強調病毒變異株致病力減弱、建議老年人盡速接種疫苗,呼應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

人民日報1日刊載「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一文,羅列優化防控20條措施問與答。該文開頭強調,這些問與答是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解讀,包括病毒變異株毒力減弱、疫苗有較好預防重症效果等。

示意圖/unsplash

文章說明,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新冠變異Omicron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國外研究表明,Omicron變異株引起重症和死亡比率明顯低於原始株和其相關變異株。有基礎性疾病、高齡和未接種疫苗人群倘若感染Omicron變異株,仍有一定比率出現重症。

文章著重老年人盡快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文章提到,60歲以上老年人是感染後引發重症危險群體;有基礎性疾病患者,感染後引發重症風險更高。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特別是老年人盡快接種。現有疫苗對降低重症和死亡機率仍有較好效果。

文章回應封控帶來民眾焦慮情緒等問題。文章指出,近期群眾反映問題不是針對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簡單化、層層加碼、一刀切,各地要根據檢測、疫調結果精準判定風險區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

示意圖/unsplash

人民日報在11月份16度發出疫情防控相關文章,前15篇主軸圍繞動態清零不動搖;第16篇、11月30日所刊文章則轉為感性訴求,「14億多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肩並肩、心連心,就沒有戰勝不了的風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1月30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她指出,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先後印發9版防控方案、20條優化措施,以應對疫情不確定性。

孫春蘭說,隨著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疫苗接種普及、防控經驗積累,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防控政策持續優化,要加強全人群特別是老年人免疫接種、加快治療藥物和醫療資源準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