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玄:18閣員中 老手當作公職生涯最後一戰 將積極發掘有能力、操守好的新人
【本報台北訊】準閣揆劉兆玄昨天公布第二波內閣名單,可說是半個大學教授或學者內閣。劉兆玄表示,新內閣新、老搭配;老手把入閣當作公職生涯最後一戰,完全奉獻智慧與經驗,他也積極發掘有能力、操守好的新人安排交棒。劉兆玄認為,這波人事牽涉較多教科文領域,因此從學界覓才很自然。
第二波內閣人事有十八位閣員,名單見下表。
由於新閣決定任用前台聯立委賴幸媛出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有部分愛國同心會人士到場抗議,一度還阻擋劉兆玄的座車,與維持秩序的警方發生口角。
關於教育部長徵詢過程,劉兆玄表示,他對近日外界揣測,對部分當事人帶來困擾,感到遺憾,他大約在四、五天前與鄭瑞城面談,很快得到鄭瑞城首肯,並無其他波折。
至於國防部長任用陳肇敏,劉兆玄說,這是總統職權範圍,就他了解,找陳肇敏基本上是考量國軍人事避免大幅異動,沒有外傳的對美軍購因素。
對於外界關心新閣人事避開黨籍立委、縣市首長的原因,以及徵才過於集中學界,劉兆玄表示,考量立委與縣市首長與民有約,因此能不動就不動,也是對選民承諾,組閣優先考慮其他人才,也可擴大基本面。
劉兆玄說,企業界當然也是徵才來源,只不過徵詢後,企業界入閣的意願都很低,因為待遇差太多,這波人事因為與教科文領域比較相關,從學界找人很自然。
劉兆玄表示,這次人事用老手,很多老手都表達這是他們公職的最後一戰,會把最好的智慧與經驗無保留地貢獻。他相信這些人會有最棒的表現,他也會積極發掘有能力、操守好的新人,以便將來非常放心地交棒。
「學而優則仕」是台灣政壇長期以來的一大特色和傳統,當政府官箴不佳,或政壇舊有人事無法滿足社會期待時,學界成了政務官最大的人才庫。昨天公布的十八名新閣員,就有多達十人來自學術界,新內閣可說是半個大學教授或學者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