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香器桌案風景 陶博館現正展出 |2022.11.16 語音朗讀 7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陶博館推出「案上風景 陶藝遇見了香」,展出由陶藝與金工藝術家跨域演繹兼具美感與實用的用香器具。圖/陶博館提供 【本報新北訊】鶯歌陶瓷博物館自即日起至12月11日於B1陶藝長廊推出「案上風景 陶藝遇見了香」,展出陶藝家及金工藝術家71件包含各式香爐、品香爐、線香爐、香盒、爐蓋、金屬香工具等創作,將氣味新想融入香器具思考,以圓潤青瓷釉色為主軸,創作出古典又時尚桌上風景。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香文化在傳統文化裡是典雅精細一環,近年來香席興起,各式香具紛呈,展覽由陶藝與金工藝術家跨域演繹兼具美感與實用用香器具,優美釉色精巧裝飾,搭配多樣器物之美,環視展場如同沈浸在典雅香器中。陶博館表示,香學大師劉良佑早在20年前就開始繪圖設計用香道具,期待傳統用香文化能普及於現代人生活中。由學生蘇保在、廖禮光、黃淑滿及金工藝術家周金團傳承,實際製作出各式香道具。其中蘇保在、黃淑滿以簡潔圓潤的造型,用古典青白瓷創作「爐、瓶、盒」等多式香具,展現溫潤的光澤。廖禮光長期潛心鑽研古文物,探討古代陶瓷的形制、窯爐、釉色等。另外,金工藝術家周金團創作的金屬爐蓋,其中「不澆水」系列,精刻植物豐富的色彩和姿態,以鏤空呈現如意頭、雲朵,直立片狀的銅錢草、鐵線蕨等紋樣的蓋罐。陶瓷與金工以香道具跨界合作,讓香席疊疊佈置各式爐、瓶、盒等香具,就像桌案優雅風景,為現代生活中增添雅興。黃淑滿《品香爐》造型簡潔圓潤,搭配周金團的紅銅銅錢紋蓋。圖/陶博館提供金工藝術家周金團其中「不澆水」系列香盒,精刻植物豐富的色彩和姿態。圖/陶博館提供 前一篇文章 《大畫昭君》音樂劇 孫協志化身毛延壽 下一篇文章 曾被納粹掠奪 夏卡爾父親 拍出2.3億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3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04【詩】戀戀古城2025.07.23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天堂到地獄 4-12025.07.2206【利人利己】健康素食觀2025.07.2207全球佛青聚新馬寺 探討永續發展2025.07.2208【創作花園】 挑戰養蠶寶寶2025.07.2409菲國宗教和諧共融 三好教育見證2025.07.22102025香港書展開幕 佛光山力推閱讀文化2025.07.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南美館再現福爾摩沙時代之美漫畫博覽會開幕 15萬人搶進場新竹縣親子小戲節 8/16登場扳倒地主隊 世大運網球女雙 驚險晉級4強鐵道博物館7月31日開館 可搭藍皮火車世大運跆拳道 金怡君鍍銀、邱義睿摘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