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香器桌案風景 陶博館現正展出

 |2022.11.16
749觀看次
字級
陶博館推出「案上風景 陶藝遇見了香」,展出由陶藝與金工藝術家跨域演繹兼具美感與實用的用香器具。圖/陶博館提供

【本報新北訊】鶯歌陶瓷博物館自即日起至12月11日於B1陶藝長廊推出「案上風景 陶藝遇見了香」,展出陶藝家及金工藝術家71件包含各式香爐、品香爐、線香爐、香盒、爐蓋、金屬香工具等創作,將氣味新想融入香器具思考,以圓潤青瓷釉色為主軸,創作出古典又時尚桌上風景。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香文化在傳統文化裡是典雅精細一環,近年來香席興起,各式香具紛呈,展覽由陶藝與金工藝術家跨域演繹兼具美感與實用用香器具,優美釉色精巧裝飾,搭配多樣器物之美,環視展場如同沈浸在典雅香器中。

陶博館表示,香學大師劉良佑早在20年前就開始繪圖設計用香道具,期待傳統用香文化能普及於現代人生活中。由學生蘇保在、廖禮光、黃淑滿及金工藝術家周金團傳承,實際製作出各式香道具。

其中蘇保在、黃淑滿以簡潔圓潤的造型,用古典青白瓷創作「爐、瓶、盒」等多式香具,展現溫潤的光澤。廖禮光長期潛心鑽研古文物,探討古代陶瓷的形制、窯爐、釉色等。

另外,金工藝術家周金團創作的金屬爐蓋,其中「不澆水」系列,精刻植物豐富的色彩和姿態,以鏤空呈現如意頭、雲朵,直立片狀的銅錢草、鐵線蕨等紋樣的蓋罐。陶瓷與金工以香道具跨界合作,讓香席疊疊佈置各式爐、瓶、盒等香具,就像桌案優雅風景,為現代生活中增添雅興。
黃淑滿《品香爐》造型簡潔圓潤,搭配周金團的紅銅銅錢紋蓋。圖/陶博館提供

金工藝術家周金團其中「不澆水」系列香盒,精刻植物豐富的色彩和姿態。圖/陶博館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