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二三事】班級儀式感

文/素心 |2022.11.16
1100觀看次
字級

文/素心

我喜歡「儀式感」:買花、擺盤或是喝一杯咖啡,寫一段文字,準備一個禮物,都可以讓生活增添樂趣。所以在日常中,我也喜歡營造班級的「儀式感」,希望藉此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增加班級的秩序與美感。

學生進教室前,會先低頭脫鞋,將鞋頭朝前放入鞋櫃,在門口大聲問候:「老師好!」「大家好!」這是我們隨時問候的儀式,它縮短了師生、同學間的距離。我也能從學生進門的問候聲,稍微察覺他的情緒。

每節上課前,班長喊口令:「起立、立正、敬禮」,全班鞠躬向任課老師問好,維持敬禮姿勢,待老師回禮後,才坐下上課,這是班級收心的儀式。有一次,學生跟我說:「英文老師問我們為什麼敬禮幾乎要彎九十度?」我問:「那你們覺得為什麼呢?」孩子們說:「尊師重道」、「謙虛受教」、「彎得愈低才能爬得愈高」、「調整態度」……我欣喜孩子們說的答案比我原來的用意更好。原來,學生已經從重複的身體動作中有更深的體悟。

美好的晨光最適合閱讀。早自習鐘聲一響,我打開音樂,在樂聲中讓學生自由閱讀喜歡的書籍。短短十五分鐘,是我們喚醒一天思考的提神儀式。

午休鐘響,大家快速鋪好墊子,男、女生分兩邊躺平,眼睛閉上,這是我們的休眠儀式。不一會兒,打呼聲就會自然響起,我也可以放心趴在辦公桌稍作休息,大家總要睡到鐘響還捨不得起身開燈。

放學時,抄完聯絡簿,站在椅子上,全班腦力激盪一個專屬班級的「放學口號」:可能是嘉勉當天的好表現,可能是提醒明天要帶的用具,或是對某些競賽的想望。學生快速回想一天生活,想出簡單而有創意的三個短句,再齊聲拍手喊口號,看似好笑,但這樣的放學儀式有感恩、有慶祝、有期待,讓我們更有前進的動力。

每天,我也會將全班喊放學口號的錄影傳給家長。有家長告訴我:「每次看到孩子的模樣,不自覺也跟著開心起來。」學期初,親師座談會結束前,我也邀請參與的家長一起賣力喊了:「親師、座談,所有家長都很棒!」的散會口號(這是家長自己想的口號)。我從家長的笑容和「愛的鼓勵」中,找到這班孩子這麼可愛的原因。

我深信,導師帶班時,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種作法都會或多或少介入學生的未來,而生命中某些前進的勇氣,其實是源於一些看似平凡卻又重要的小事。我們的班級日常儀式和「鐘聲」有很大的關係,全班依著鐘聲固定作息,「動靜分明」的團體生活讓人更安心。而持續重複做同樣的事,偶爾加些全班靈光一現的創意,增加了學生的自信。

我想,明天就在講桌上,插一朵美美的小花,當有學生問起老師為什麼要插花時,我會說:「你覺得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