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暗行」新聞攝影展11/8開展 喚起對公共議題關注 

曹麗蕙 |2022.11.07
1866觀看次
字級
2022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展,展出150件得獎作品。圖/文化總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攜手文化總會,11月8日至12月25日在文總一樓城南空間舉行「微光暗行」—2022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展,包括台鐵太魯閣列車事故、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國手等,計144件攝影作品、6部影片,從上千件參賽作品中獲獎並展出,盼民眾自一張張富畫面張力、故事情感與主題視角的新聞攝影作品,了解世界大事。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評審主席林樂群表示,「這些影像提供了未來世代對過去事件的參考」;評審之一、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則期待透過攝影師之眼,喚起公眾對議題的關注、反省及思索。

文總表示,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主辦,精選2021年重要新聞攝影畫面,透過新聞紀實,回顧過去一年世界及台灣發生的重要大事,分成「年度最佳新聞照片」、「年度最佳新聞作品集」、「系列照片」、「一般新聞」、「突發新聞」、「體育新聞」及「肖像類」等共12類獎項。

《鏡週刊》記者翁睿坤以〈花蓮太魯閣號出軌事件〉拿下「突發新聞類」第一名,同時同時榮獲「年度最佳攝影照片」。圖/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翁睿坤攝影

其中「年度最佳新聞照片」也是「突發新聞類」第一名,由《鏡週刊》記者翁睿坤拍攝的太魯閣號失事現場招魂照片榮獲,畫面深刻傳達事故現場招魂家屬的悲痛,及其具有詩意的構圖,受到大部分評審青睞。

「年度最佳新聞攝影作品集」則由香港《端傳媒》記者林振東獲得,作品多為觀察香港、中國大陸現狀的照片,在主題面向或是視覺構圖之上,皆有多元而豐富的表現

陳佳琦也提到:「因奧運賽事的關係,今年的『體育新聞類』出現不少精準捕捉賽事瞬間的緊張或趣味佳作;『系列照片類』也有像非洲學工事件或原住民盜伐等議題的深入報導,產生許多扣緊事件的凝視與觀察。」

體育新聞類第一名由聯合報記者余承翰獲獎,圖/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余承翰攝影

文總秘書長李厚慶指出:「影像紀錄是保存事件的重要媒介,當記憶逐漸淡化時,我們透過攝影畫面重新回到現場,喚起心中記憶。文總今年已是第四次協辦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從2019年『目擊現場!』、2020年『時代之火』、2021年『隔離年代』,到今年的『微光暗行』,都能透過紀實影像清楚看見時代縮影,理解該年代的重要事件,並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遺忘這些重要的人與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