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溫暖社會 中區實踐放光人生

江俊亮 |2022.11.07
992觀看次
字級
中區佛光協會年會在佛光山南華大學登場,共享會務碩果。圖/人間社記者曾文正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二○二二年中區協會年會,五日在佛光山南華大學登場,報告過去一年來的成果、頒獎表揚推動各項活動有功人員。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勉眾,以慈悲為社會帶來溫暖,實踐星雲大師所說的「放光的人生」,從眼耳鼻舌身意出發,讓自己沉浸在正信、正念之中。

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東南亞副祕書長覺誠法師、《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以及中區各道場住持、監寺與佛光會幹部等,連同線上與會,共近千人參與年會。

心如水沉香  愈久愈珍貴

「如果沒有星雲大師強烈的理念,我們可能跟別人一樣憤怒、抱怨,對整個世界感到不滿、不安與恐懼;我們能生活在佛光山大家庭裡,是多麼幸福。」覺培法師表示,過去一年來,大家參與許多活動與共修,增加許多智慧,減少許多煩惱。

覺誠法師分享,他在南華大學聞到沉香,想起東南亞的水沉香,「水沉香成長不易,就如同佛光人的心一般,會隨時間愈久愈沉,愈久愈珍貴」,鼓勵佛光人要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具堅定信念  社會不冷漠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趙怡以線上視訊方式,說明佛光會在教育文化、慈善弘揚與會議共修各方面的表現,尤其防疫救災的義舉,更在國際上受到肯定。期勉佛光人繼續努力,將人間佛教的理念發揚光大,期盼大眾離苦得樂。

「世界上最害怕的就是冷漠,而星雲大師說向前有路。」覺居法師說,從佛光山三壇大戒行腳托鉢能看見,有些商家從起初的冷漠到歡喜護持,就是因為佛光人共同的堅定信念而參與,讓社會不再冷漠。

妙熙法師表示,《人間福報》能在社會上被看見,是推廣人的努力及大眾的成就,《人間福報》創立二十二年來,報紙不只送到每個家庭、校園,也進入圖書館、老人院及監獄等地,感謝佛光人的護持,讓佛光山寫下佛教界的歷史。

中區協會長林宏弦表示,感謝星雲大師在三十年前成立佛光會,「大師說創立佛光會的最高目的,是要讓所有信眾生活美滿、家庭幸福」。

林聰明指出,南華大學連續七年蟬聯世界百大「綠色大學」,今年全球排名第六十四,且在嚴重少子化的情況下,今年註冊率能高達百分之九十,他感謝星雲大師及所有佛光人,「大師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學校發展主軸,培養學生感恩惜福態度,因此被教育部評審為國家典範」。

會中除了會務報告、頒獎,各道場分別表演「佛學會考撇步分享」、「蔬食向前行」、「我愛人間福報,福報滿人間」等節目,傳遞人間佛教的美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