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鶚指向上成長 應不致破滅 盼降低預期心理
【本報台北訊】總統大選後房市看俏,但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等學者昨天提出研究報告指出,台北市房價已有泡沫現象,泡沫價格占市價三成八、租金二成七,且一致呈現向上成長的趨勢,但泡沫應不至於破滅。
政大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國土規畫與不動產資訊中心、住宅學會等三個單位,昨天共同發布一項以台北市為研究範圍研究調查,研究時間為一九七三年第二季至今年第一季,資料共一百四十筆,參與調查學者包括張金鶚、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副教授陳明吉與政大地政系碩士生鄧筱蓉。
張金鶚表示,「房價租金比」與「房價所得比」理論上都可作為衡量泡沫化的重要指標,今年第一季台北市平均預售單價已達五十三萬元,房價在三年內快速上揚五成,但同時期北市家戶恆常性所得卻僅小幅成長百分之二,同期間,租金成長也僅百分之一點四;房價上漲速度遠超過所得與租金成長的速度,為當今房市泡沫的主因。
張金鶚表示,台北市房產分別在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一年間,與二五年至今兩段期間,存在較大的泡沫化情況,從所得與租金為基礎分析房價,都檢驗出目前台北市房價已有泡沫現象,推估出泡沫分別占房價、租金比率的三成八與二成七。但張金鶚也指出,上次泡沫化最高曾到達五成,依然沒崩盤,目前泡沫價格占市價約三成,雖令人擔憂,但預期未來也不會有崩盤現象發生。
至於何謂「合理」房價,張金鶚表示,較難定義,但扣掉泡沫比例後,為房價、房租的基要價值。他希望藉由此次研究報告的發表,降低民眾和市場對於房價後市看漲的預期心裡,讓房價恢復自然價格,不排除房價可能緩跌。
學者也呼籲有意購屋者審慎觀察,應以自己的所得為基礎,以消費而非以投資為目的,來計算可以支付的房價,決定是否要在此時購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