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漫談》絕命詩詞

朱小平 |2008.04.24
622觀看次
字級

清末封疆大吏張之洞,因不滿監國攝政王載灃之弊政,憤懣成疾而死,臨終有絕命詩云:

天惑人心心乃歸,

君民末世自乖離。

豈知人感天方感,

淚灑香山諷喻詩。

詩中陰喻清朝危亡已迫在眉睫,讀來令人感慨。

又如清末著名詞人和遺老朱孝臧,臨死前於病中寫了一首〈鷓鴣天〉詞:

忠孝何曾盡一分,

年來姜被減奇溫。

眼中犀角非耶是,

身後牛衣怨抑恩。

泡影事,水雲生,

枉拋心力作詞人。

可哀最是人間世,

不結他生未了因。

詞中「姜被」指其胞弟先死,「犀角」指養子學業無成,「牛衣」指夫妻不和。全詞鮮活地道出了這位遺老悲涼哀怨的苦悶心情。

再如明末清初大詩人吳偉業,崇禎亡國後他本想自殺殉節,被母親勸阻作罷。後來不得已做了清朝短期的史官和國子監祭酒,從此抱憾終生。他臨死前也曾各賦絕命詩詞一首。詩曰:

忍死偷生廿載餘,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債須填補,縱比鴻毛也不如。

詞云:

……吾病難將醫藥治,耿耿心中血,待灑向西風殘月。剖卻心肝今置地,問華佗解我腸千結。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節。為當年沉吟不斷,草間偷活。艾炙眉頭瓜噴鼻,今日須難絕……脫屣妻拏非易事,竟一錢不值何須說!人世事,幾圓缺?

與吳偉業同時人張煌言,抗清失敗被執,臨刑時口占絕命詞云:「成仁取義畢,今日九月七。」視死如歸,神態坦然。又另有絕命詩:

義帆縱橫二十年,豈知閏位屬腥膻。桐江空系嚴光釣,震澤難回范蠡船。生比鴻毛猶負國,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